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包容性增长:理论发展与政策体系——兼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问题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蔡荣鑫 日期:2011-01-02 12:06:02
所要做的是努力消除市场失效及不合理制度安排和权力分配所导致的管制失效和社会排斥,为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家庭的下一代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参与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那些因先天条件限制而致贫或确实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而脱贫的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在长期经济高速增长和持续扶贫努力的前提下,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意味着一国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增长模式的取舍以及贫困减除政策的调整方面存在检讨和反思的必要。思想的贫困导致选择的贫困。上述贫困认识的深化以及增长理念的演进或许可以为我国今后完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促进贫困减除提供有益的启发。

  由于改革开放脱胎于落后的计划经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经济成为决策者的迫切愿望,导致以前比较片面地强调增长。然而,经济增长的方式有很多,不同增长模式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同样的增长率也可能带来明显不同的分配结果。究竟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对目标、增长依赖路径的认识。由于时代的局限,此前关于增长的认识过分强调速度、效率,忽略了公平的利益分享,这导致在一次分配过程中,没有办法去缓解此前累积的不公平。这种贫富差距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很大的压力,最终迫使决策者不得不回过头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显然也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更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决策、更合理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然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房价上涨以及土地拆迁等问题之所以日趋严重,显然也涉及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增长成果的分配和分享问题,其本质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应否拥有参与经济增长进程并合理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的权利。从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以及包容性增长理念的角度,其答案不言自明。然而,上述问题之所以日趋严重,并已经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形成威胁,关键在于某些部门、某些官员受部门和地方利益驱使,口头上拥护科学发展观不遗余力,执行起来却无心无力,甚至与某些唯利是图的企业家、开发商结成利益同盟,利用当前我国政策法规对人民群众所应依法享有的各项经济政治等权利界定不清或执行不力的现状,严重侵占人民群众本应拥有的合法权益,并损害党和政府决策的权威性和信誉度。这种状况和趋势不改,后患无穷。

  上述现象也反映当前改革所面临的绝不是坦途。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是,经过数十年改革,现阶段各领域已形成比较稳定的利益格局,而且这种利益格局本身具有自我强化的倾向和能力。对于弱势群体、工薪阶层来说,他们制定游戏规则、分享改革成果的机会和能力都十分有限。不打破这种自我强化的利益格局,改革显然难以向纵深推进。中央在这样的历史阶段高调提倡包容性增长,无疑立意高远。

  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角度而言,要解决上述问题,或许需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确权、赋权和维权。确权,就是要尽快明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民群众是否应该拥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增长的权利,如果应该拥有,那么必须明确在什么阶段拥有什么权利;赋权,就是要通过制订和实行相关政策法规,将前述确权过程中明确下来的各种权利切实有效地归还给人民群众;维权,就是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