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包容性增长:理论发展与政策体系——兼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问题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蔡荣鑫 日期:2011-01-02 12:06:02
基本上立足于谋求实现持久和快速的经济增长。因为人们相信,经济增长的得益会自动地扩散到全社会各阶层和各部门,从而贫困人口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自然减少。然而,由于未能正确认识到经济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基于单纯强调增长的理念而进行的贫困减除实践未能在20世纪后期为国际社会带来预期的效果,相反,大量事实证明,不少国家在拥有正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贫困问题却在累积。

  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不平等以及贫困减除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世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其后更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理念,并以此制定世行的贫困减除政策以及指导各国相关实践。

  “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表明人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检讨经济增长模式和战略,针对贫困问题采取特定的措施,而不是坐视或期望经济增长本身能自动实现贫困减除。

  进入21世纪,由于意识到亚洲地区各国在普遍实现持续增长的同时,收入和非收入不平等状况却在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出于对这种矛盾局面可能会对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政治稳定形成冲击的担忧,亚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权利贫困理论以及关于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包容性”反映了这种理念对公民权利的强调和对社会排斥问题的重视,强调贫困人口不应因其个人背景的差异而受到歧视,不应被排除在经济增长进程之外,而包容性增长所倡导的机会平等则强调贫困人口应享有与他人一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在参与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做出贡献,并在合理分享增长的成果方面不会面临能力的缺失、体制的障碍以及社会的歧视。

  包容性增长战略所期望实现的平等是多维的,具体表现为获得机会的平等、获得公共物品以及服务的平等以及社会安全网保障等方面的平等。其本质是要消除贫困人口在上述领域相关权利方面的贫困,这使得包容性增长理念虽然源于“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但明显超越了它,因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尽管也涉及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和能力,但仍然主要侧重于收入不平等,未给予权利贫困理论所强调的社会排斥以及权利缺失以足够的重视。

  三、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与政策体系

  在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亚行和世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66年,亚行就提出“要对地区的和谐增长做出贡献”,这可视做是其包容性增长思想的萌芽,其后,包容性增长、包容性等词汇屡屡出现在该行的官方文件中。在该行2004年提出的促进贫困减除战略中,“包容性社会发展”就是其中一大战略支柱。

  亚行之所以将包容性增长确定为该行发展战略的主导思维,除了源自对亚洲地区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不平等状况恶化的忧虑之外,显然还受到部分亚洲国家在贫困减除方面的实践和经验的启发。例如,中国进入21世纪后,在全面评估既往经济增长绩效以及贫困减除实践得失的基础上,将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与包容性增长十分接近的概念作为执政党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十一五”规划最优先考虑。

  作为长期致力于全球贫困减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