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0月下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对风险社会理论的新突破/戴 亮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戴 亮 日期:2021-11-17 17:24:51

   【摘  要】风险社会理论宣称现代社会正处于“文明的火山上”,全球性的危机一触即发。这种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言论,掀起了学界关注风险的浪潮,但其实将现代社会看作风险社会或危机社会是放大镜式的过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中发挥国家制度和体系优势,总结了一系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有效经验,即正视风险的客观性,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社会现实层面对风险社会的理论范式实现了重大突破。

  【关 键 词】风险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中国共产党;新突破
  【作者简介】戴亮(1990— ),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6;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20-0057-04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基于工业社会的自反性研究将现代社会诊断为风险社会,认为生产力在现代技术的催动下呈指数式增长,人类面临的生存风险和自我威胁也在无限放大,当今社会正处于“文明的火山上”[1]1,全球性危机一触即发。这种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研究,掀起了学界关注风险的浪潮。然而,风险社会究竟是否如贝克所言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危机?这种论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相关文献来看,虽然社会矛盾、社会风险等关键词频现,却未明确提出风险社会概念。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风险的确以愈加复杂的形式呈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将应对风险的认识从“防风险”深化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上,要求增强机遇和风险意识,保持定力、认识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于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因此,将现代社会看作风险社会是放大镜式的过度解读。

  一、风险社会:后现代主义自反性研究的新论断
  风险社会概念最早由贝克提出,指一种关乎未来并会造成影响和损害的不确定性的社会状态。[1]23基于社会学中的自反性(自反性指代着一个理论的假定应用于该理论自身),贝克将现代社会进行了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的区分。在第一现代性下,一切变得模糊起来,启蒙思想幽暗无光,整个社会逡巡不前。在第二现代性下,贝克宣称整个现代文明已陷入全面的风险危机,这种危机如同黑暗一般笼罩着所有人。贝克的风险论断不仅要同旧的理论和思维进行艰苦搏斗,同时还要唤醒全人类的风险危机意识。
  (一)风险社会论断的时代背景
  资本逻辑与技术理性的共谋开启了风险由自然转向社会的篇章,风险社会发轫于现代性工业社会似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较于前工业社会,现代性的风险跨出了地域或特定的团体,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令人担忧的是,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制造者不惜以风险承担者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风险社会中充斥着组织化的搪塞和诓骗,人类逐渐被社会化的风险笼罩在黑暗之中。
  风险作为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