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6月下期

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基于心理活动建设与管理的视角/郝雅立 温志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郝雅立 温志强 日期:2021-07-28 16:54:09
 
  【摘  要】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是一项立足于心理活动的社会治理行为,需要关注到事实认知、情绪情感、价值评价、行动意向四要素构成的人的心理意识结构,尤其是要重视受突发事件刺激出现的情绪要素在舆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突发事件舆情发展过程中,情绪演变经历了生发积累、唤醒扩传、膨胀互燃、缓和趋稳四个阶段,在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采用以情绪释放缓解情绪、以行为约束控制情绪、以认知纠偏调节情绪三种情绪引导方式。这三种方式存在不完全性和不合理性,可通过阶段区分与重点运用、衔接互补与协同推进、要素联系与整体周全、科学应急与持续坚持等举措加以完善。
  【关 键 词】突发事件;管理者;舆情引导;情绪;心理建设
  【作者简介】郝雅立(1988— ),女,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安全与风险治理;温志强(1971— ),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天津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TJGLQN20XSX-011)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12-0080-04
 
  一、舆情引导是一项立足于心理活动的社会治理行为
  舆情分析实质上就是在政治上估量社会心理。[1]舆情是民众对社会客观情况做出的主观意愿反应,舆情引导是对民众基于社会客观情况产生的主观意念进行的方向性引导,使其朝着“领路者”期望的方向去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看,舆情就是社会民众心理活动的客观变化,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应基于人的主观心理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的主体意识结构。而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多集中在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对其关注颇多。
  随着行为公共管理学的兴起,有一部分公共管理领域的学者对人的意识结构问题进行了回应,以人的心理结构为切入点进行社会问题分析已成为行为公共管理学者的重要视角。在舆情治理中,建设性的舆情引导思维可以借鉴这种视角,可着眼于舆情演变过程中人的心理结构,重视这一结构中认知、评判、情绪和行动意向各要素的变化,提出更有针对性、更有建设性、更有效果的舆情治理策略。
  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中的心理结构及其四要素
  突发事件以其事发突然、关乎公共利益、不确定性强而容易引发较高的社会关注和追踪,给社会受众的心理带来较强的震撼和冲击。事实认知、情绪情感、价值评价、行动意向四者共同构成社会公众结构化的主观意识。其一,认知是知识和信念的集合,认知多形塑于个人经历的直接获得和他人转述的间接了解。在信息化社会,经由媒体报道所获得的知觉体验越发多见,媒体对个体知觉的社会建构能力明显增强,对舆论的影响能力也日益突出。其二,情绪来自个体认知与自身意义的联结,基于这种联结会产生生理唤醒和心理体验。被唤醒后的情绪中裹挟着能量,在舆论场中发挥影响。其三,价值评价是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做出好与坏、善与恶的属性和程度的判断,对事件的出现进行归因并对归因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中暗含实情和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