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2月下期

框架理论视野下公职人员形象的媒介建构——以《人民日报》报道为例/付亚萍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付亚萍 日期:2021-04-01 16:59:25
  【摘  要】《人民日报》在建构和传播公职人员群体形象中的议题选择主要聚焦援藏援疆扶贫、抢险救灾、征地拆迁、因公殉职等典型议题。在报道中广泛采用了领导、同事、下属、群众、家人、当事人、专家学者和大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话语,以求更为立体、丰满地塑造公职人员的鲜活形象。《人民日报》的每篇报道都有其深厚意蕴,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价值表达:树立好干部标杆、增进社会认同、展现时代发展侧面。
  【关 键 词】框架理论;公职人员;形象;媒介建构;《人民日报》
  【作者简介】付亚萍(1988— ),女,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学中心主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研究项目“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中国公务员群体形象研究”(项目编号:GXZX202007)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04-0113-03

 

  一、理论基础

  框架理论发韧于认知心理学,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其《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一文中首次指出,框架即是人们用以发现、理解和区分信息的“诠释图式”,认知本质上是人们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主观解释,都有其潜在的思考结构。[1]对同一社会事件,不同的认知框架会有不同的视野,产出不同的理解。随后几十年间,框架理论因其强大的解释力被广泛应用于大众传播领域。美国学者威廉•加姆森主张新闻报道中的框架,一是指取材的范围,二是指新闻内容的架构。[2]新闻内容本质上并非客观实体,它是从客观事实中部分选取和主观重组的产物,易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同一社会事件,不同立场的媒体、不同见解的记者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新闻报道。本文将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从议题选择、话语呈现和价值表达三个维度,探究我国媒体建构和传播公职人员群体形象的逻辑。
  二、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我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近20年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在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以《人民日报》为报纸来源,以“公职人员”“公务员”“干部”为主题词,以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为时间范围,检索命中8308条报道,剔除不涉及具体人物事迹,以及关于军队、传媒等领域干部的报道后,保留有效样本151篇。
  在报道时间分布上,平均每年7.55篇,最多的年份有14篇(2009年),最少的年份有2篇(2008年)。在人物事迹发生时间分布上,其中136篇报道的是近期人物事迹,另有15篇是追忆和纪念已逝世人物。在空间分布上,除12位为中央机关高级领导干部外,报道的人物事迹发生在30个省(区、市),其中最多的五个省域是湖南(12位)、西藏(11位)、四川(11位)、安徽(9位)、云南(9位)。从被报道人物数量来看,其中130篇报道了1位公职人员,其余21篇报道人数为2人及以上,最多的报道了16位公职人员,共计报道公职人员181人次。从被报道人物性别来看,其中男性148人,女性17人,另有16位公职人员未描述性别。从报道立场来看,以正面报道为主,只有4篇为关于造假、卖官、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的批评报道。公职人员类别从领域来看包括组工干部、纪检监察干部、招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