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2月下期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国际经验/刘 凯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 凯 日期:2021-01-22 17:28:31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基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与最新态势,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的丰富内涵,是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吸纳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注重战略规划引领、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立法等。
  【关 键 词】创新驱动发展;理论逻辑;国际经验;全要素生产率;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刘凯(1979— ),男,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共安徽淮北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公共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24-0109-04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驱动发展的传统要素逐渐衰减,原有的发展方式显得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驱动是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之后的更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其目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基础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或者管理学中,“创新”一词往往与企业更新设备、开发产品和改进工艺有关,从此意义上来讲,创新主要是指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但还不是创新的全部意义。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给出了创新的定义,并论证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将“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作为经济生活内部自行发生变化的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实施了这种新的组合,具体包括采用新的产品或产品新的特性、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产品五种情况,这意味着创新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创造性破坏”,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新事物的探索。他特别强调生产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和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的职能。[1]这些强调技术变革、经济制度内在因素、企业家创新功能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不仅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改善技术和改进操作方法,也包括对生产要素的投入、需求条件的改善、产业结构的变革和企业战略的调整与企业结构的更新。因此,美国学者波特提出了“创新驱动”的概念,提出要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四大关键要素为支撑点的钻石体系打造国家的竞争优势,其中生产要素是创新发展的根本,需求条件是创新发展的动力,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是创新发展的优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