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2月下期

基层人才“引、留、用”困境及其化解对策/孙伯元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伯元 日期:2021-01-22 17:10:16

   【摘  要】基层人才存在着“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困境。基层人才“引、留、用”对策主要有:改变基层人才观念,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完善基层人才政策,转变“引进来”思路;创新基层人才机制,改变“留得住”方法;优化基层人才环境,营造“用得好”氛围。

  【关 键 词】基层政府;人才;引进;待遇;管理
  【作者简介】孙伯元(1984— ),男,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辽宁抚顺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24-0056-03
 
  一、基层人才的“引、留、用”困境
  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和用得好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是由于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对于三者关系缺乏科学认识,才会出现“埋头苦干,效果难见”的问题。
  (一)“引不来”——政策缺乏针对性
  近些年众多人才不断向大城市汇聚,使基层在引进人才方面相对乏力,基本上达不到通过人才引进,实现基层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引进人才乏力的最直接表现,是基层人才质量不高、总量偏低和年龄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主观放大人才引进的难度,忽视人才引进的可能性,放弃在人才引进方面进行努力。因此,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制定相应人才引进政策时,不是真正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去吸引人才,不断向上级要政策、要待遇,以吸引人才,而是消极地对上级政策进行全盘照搬,不能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引进政策,比如,在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并未提高从事农林水电等实用型人才的占比,也并未向急需的专业人才进行政策倾斜,依然执行教育卫生为主的常规人才引进政策。目前大部分基层地区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但总体效果并不显著。同时这种全盘照搬式的人才政策,对本土人才的影响尤甚。本土人才多为通过劳动实践、钻研技术而形成的实用型人才,缺乏学历、职称、论文等方面的优势,用常规政策对这类人才进行评判,会限制很多本土人才的发展,不利于基层社会经济发展。
  (二)“留不住”——体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大多人才政策基本等同于人才的待遇政策,政策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各层次人才的待遇方面,因此,人才势必会离开缺乏优厚条件的基层,向待遇更好的中心城市涌入,这使本就引不进人才的基层,还流失了大量本土人才。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基层的人才体制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人才对于工作地域的选择,除考虑待遇因素外,工作后的相关体制支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这种人才体制的合理性在待遇因素不占优势的基层地区,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基层政府普遍存在“半政府”状态,很多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制定与授权最多到县区一级政府或其他职能部门,而基层乡镇对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基本处于接收文件、贯彻落实、认真执行的层面,这就使基层政府缺乏独立自主性,更不用谈灵活性。基层政府虽能第一时间了解人才的需求,但只能将需求向上级进行汇报,静等处理结果,扮演了中介者的角色。同时与其他同级别职能部门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