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9月下期

现代化治理背景下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建构/任 珂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任 珂 日期:2020-11-03 09:31:09

   【摘  要】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现代化治理要求大学治理做出应对性变革,现代化治理的核心行动者和对象也需要加以规范和引导。当下,国家治理逻辑已经从总体性控制向技术治理转变的情况下,“项目制”与科层制的结合使大学校长领导力陷入困境,直接影响着现代大学治理的方向及成效。当前,构建大学校长领导力,除对内建立组织愿景,并激励、整合组织成员的力量去努力践行外,还需要采取法治手段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尤其是现代化治理背景下对治理的核心行动者和对象通过文化空间的建设加以规范和引领。

  【关 键 词】现代化治理;大学校长;领导力
  【作者简介】任珂(1975— ),女,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7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72400410315);郑州工程技术学院2019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18-0097-03

 

  一、现代化治理是善治的动态实现

  “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同根同源,主要指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及政治活动中的控制或操作。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对治理做出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可以说,就其产生而言,治理是西方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用于治愈社会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期望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管理范式。当代多数学者赞同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善治,现代化治理则是实现善治的过程。治理理论在当代历经权力治理、制度治理、技术治理与关系治理的阶段,且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治理格局和中观社会治理事务层面都结合实践进行了论证,但仍陷入了治理失灵的困境。现代化治理是在吸取中西方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现代化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治理主体。现代化治理的主体或者说治理的权威并不唯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政府的权威也在日渐弱化,许多公共事务更需要来自社会公共机构甚至是私人机构的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也就是说,国家正在把它的职能或权威进行分散,转移给以私人机构、社会公共机构、公民自愿性团体为代表的公民社会。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合作,这些治理主体将形成一个自主网络,并各有分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第二,治理手段。现代化治理的权力运行向度不同于统治。以往的管理强调统治的自上而下,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借助于发布的政令对社会公众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治理则是一个上下层级通过合作、协商以确定共同目标,并协商式解决公共问题的互动管理过程。政府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管理权能下沉到社会当中,破解政府权威主导乃至唯一的科层制治理结构,构建多主体的互动网络治理结构,但同时要明晰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探索良性互动机制,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目前达成共识的是,现代化治理的根本在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第三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