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7月下期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政府公共关系问题的表现、原因及优化路径/付 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付 超
日期:2020-08-24 16:13:37
【摘 要】当前政府公共关系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有:职能定位不正确,政府公共关系认知偏差,制度建设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及能力不强。这主要受到理念、制度、人才、组织、传播等因素的影响。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优化政府公共关系的路径选择为: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多元化、政府公共关系沟通现代化、政府公共关系学科理论研究本土化、政府公共关系职能定位精准化、政府公共关系制度体系科学化、政府公共关系人才队伍专业化、政府公共关系组织设计合理化、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常态化。
【关 键 词】治理现代化;政府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人才队伍;制度体系
【作者简介】付超(1981— ),女,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6;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14-0115-03
政府公共关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润滑剂”“桥梁”等角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科学合理、健康有效且持续发展的政府公共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度设计、制度宣传和解释、制度执行、制度反馈和评估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公共关系作为政府与社会公众、社会组织之间的“桥梁”,在上述各环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理所应当要求政府公共关系的现代化,反过来政府公共关系现代化也必然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一、当前政府公共关系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表现
(一)职能定位不正确
长期以来,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定位是辅助服务、政策咨询,被视为风险管理及危机应对的“灭火器”。职能定位不正确具体表现为:缺乏专门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及制度安排,缺乏相应的从业规范和标准,政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兼职现象普遍。不少事例表明,某些政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总是习惯性地将政府与人民群众视为对立关系,不能够正确定位自己在政府公共关系中的角色。
(二)政府公共关系认知偏差
本研究所指的政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包括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从事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官员及负责具体工作的一般国家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少政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公共关系意识淡薄,公共管理理念落后,习惯用管制思维来处理政府与企业、媒体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政府常态公共关系中,在非常态的政府公共关系特别是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更加明显。危机处理中常有“花钱消灾”的思维,只图事件本身的迅速解决,不善于从类似事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制度建设不完善
影响政府公共关系制度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人才选拔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晋升发展机制、培训及新闻发言人制度等。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例,作为亮相最多的政府公共关系人员,能够得到公众好评的屈指可数。多数新闻发言人是兼职,由于无法掌握全局信息且受官场“言多必失”等亚文化的影响,往往很难潜心于新闻发言人这一工作主项。
(四)机构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没有统一的、专门的组织机构,政府的公共关系职能主要分散于办公厅(室)、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