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6月下期
公共卫生危机的中国治理:反思、优势和前景/李以所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以所
日期:2020-07-20 09:57:47
【摘 要】从容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是世界各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公共卫生领域内实现善治是将危机消弭于无形的最理想状态,实现这一状态则须尽凭良法以实现治理的合法性、恰当反应以实现治理的高效性、官民共治以实现治理的责任性、信息公开以实现治理的透明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克服了数次公共卫生危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的坚决配合、中国国力的坚挺支持等制度优势,但也还存在习惯管理而疏于治理、擅长组织而短于科技、偏好严控信息而戒惧公开、智库依附而权威缺失等问题。然而,这并不妨碍中国的治理模式成为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世界典范。
【关 键 词】公共卫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治理;善治;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李以所(1973—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副主任、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德国国家行政学院(DUV-Speyer)管理学博士,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的变革与创新、政府与民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中图分类号】C936;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12-0004-06
从容应对各种公共卫生危机,实施快速有效的危机治理,不仅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更是世界各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中国政府和共产党人,一直在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体系,推进当代中国公共卫生危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治理体系经受了非常严峻的考验,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治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现。相较某些制度在疫情面前的困窘无能,很多人认为,2020年是“中国元年”,自此开始“攻守之势异也”。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都在加紧行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背景下,反思并总结中国治理公共卫生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一个应然的理想状态:公共卫生危机的善治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危机发生,通向这个境界的唯一路径就是在该领域内推行善治。善治是俞可平最先在中国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政治理念,是公共治理的终极目标,也是理想的公共治理状态的典范推设,其本质就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开展合作管理,具有厉行法治、实效和效率、共同参与、决策透明、及时回应、达成共识、平等和包容、问责等特点。[1]简单来说,只有政府官员和普罗大众对治理状况都感到满意的情况,才能称为善治。综合各家在善治问题上的观点,构成公共卫生危机的善治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缺一不可。
(一)尽凭良法,实现治理的合法性
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亦是善治的基本前提,没有法治,便无善治,更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2]毋庸讳言,任何一场公共卫生危机都是民众遭遇的灾难,也是国家和民族需要吸取的惨痛教训。危机来临,自是一贯的惊慌恐惧,付出极大代价度过至暗时刻,但迅速遗忘,依然故我,于是悲剧隔段时间就会再次上演。如此这般的重复,就是我们世世代代切身体会过的真实历史。史家书写历史,以图打造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