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2月下期

管理初衷与管理效果偏差及其修正路径探索/黄甄铭 卓 翔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黄甄铭 卓 翔 日期:2020-03-18 17:07:05
  【摘  要】管理初衷与实际效果间的预期设置不合理、管理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恰当、管理者本身的能力素养不到位等,是导致管理初衷与管理效果间产生偏差的重要因素。但是,内因与外因之间不可割裂,内部与外部之间存在的矛盾,如管理者服务理念与服务对象思维间的矛盾、管理者对民意的顺应与管理规划间的矛盾、有限的效率与日益增长的期望值间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对公平问题的看法的矛盾、应对能力与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的矛盾,是管理初衷与管理效果达成一致的阻碍。对此,要合理设置战略目标来确保其清晰客观科学,注重科学管理过程来协同应对内外矛盾,加强风险防范工作来实现灵活动态调整,引入新型管理模式来力争全面降低偏差。
  【关 键 词】公共管理实践;管理初衷;管理效果;偏差归因分析;修正路径
  【作者简介】黄甄铭(1996— ),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卓翔(1973— ),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教材处处长、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04-0093-04   

 

  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管理初衷与管理效果间产生偏差的现象时常发生。但从公共管理视角来看,为追求管理实践效益的最大化,降低偏差进而探索出较有普遍适用性的修正路径,是公共管理者们不懈探求的目标。本文从宏观视角分析偏差产生的内部及外部的具体原因,探讨最优的解决策略,以期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政府治理目标。

  一、管理初衷与管理效果间产生偏差内部原因分析
  (一)管理初衷与实际效果间的预期设置不合理
  1.效果预估工作缺乏客观性与科学性。在实际效果产生之前,管理者往往会依据以往处事经验外加自身的主观意愿对结果进行一个初步的预估,将预估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即管理的初衷。有时候虽然按照计划进行,计划执行过程中亦无出现其余问题,但还是出现偏差。这时,最主要的则是回观效果预估工作是否具备客观性与科学性。如若不遵循客观规律,对自身期望过高并且一味喊空话和大话,就容易误认为必定可行,虽有实现预期的小概率,但是违背科学导致的是大概率的偏差。
  2.顶层设计工作缺乏系统性与可行性。在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顶层设计决定着公共管理实践的整体发展导向。如若管理者对事物的考量缺乏整体性,对整体情况把握不全面,就容易导致顶层设计工作要么错误地将重点放在非要点上,要么设计的目标及手段可行性缺失,进而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顶层设计的系统性与可行性是产生偏差的关键原因之一。
  3.容错空间设置缺乏合理性与动态性。客观事物发展的非绝对性决定了初衷与效果之间必然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值。若不在心理预期上设置容错空间,必然导致落差的产生。如何对容错空间进行合理设置?既要有足够的容错空间鼓励探索尝试高风险高收益手段,但为把握容错底线又不能过分扩大空间,否则过程中的某些错误要素会极大降低执行效果;同时,容错空间的设置需要结合动态性原则,根据客观情况弹性设置。因此,容错空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