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基层干部交流规范化建设路径探索/刘学民 靳 婷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学民 靳 婷 日期:2019-08-12 16:41:10
  【摘  要】推进基层干部规范化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干部队伍效能,激发干部活力,助推反腐倡廉。目前基层干部交流尚存在观念狭隘、渠道不畅、平台隐蔽以及流动运转机制不完善等障碍。为此,要更新交流观念、完善交流制度、公开交流信息、注重后续管理、创新考评规则,从而实现基层干部交流的规范化。
  【关 键 词】干部交流;库克曲线;交流规范化
  【作者简介】刘学民(1962— ),男,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人力资源、领导学理论;靳婷(1995— ),女,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英国约克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ZZ057)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16-0069-03

 

    “干部交流”这一概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玺印符节”,它不仅是重要的身份凭证,也是易地为官时权力的凭信物,从封建社会开始,以“不得在原籍为官、不能在一地长久为官以及带有处罚性的仕宦谪迁”为主要内容的流官制度[1],成为了统治阶级管理属地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现代的社会流动理论认为,社会流动的畅通与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呈正比,并且较快的社会流动会在客观上推动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达到良性循环。基层干部作为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规范有序的交流有助于干部队伍增强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效能。

  基层干部交流的规范化建设,关键在认识,核心在规范,重点在创新。我国的干部交流体制基于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程序系统。2006年,中央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三个法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针对实行干部交流出台的法规文件,成为干部交流规范化建设的开端。2019年最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第九章即为“交流、回避”,第五十一条更是明确提出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这是新形势下确保干部交流规范化的行动依据。基层干部交流作为一种锻炼形式,应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在规范的基础上谋发展、搞创新,通过创新实践和总结提升,不断推动干部交流制度中各项规定的细化、量化和具体化,不断提高基层干部交流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一、深化对基层干部交流规范化的理性认识
  美国学者库克(Kuck)对工作创造力和工作年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库克曲线。该理论认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工作者的创造力发挥程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库克曲线将干部流动与工作创造力结合起来,以解释基层干部队伍流动的必要性(见图1)。
  从库克曲线可以看出,人在同一职业岗位发挥创造力最多的时段为图1中AD段,时长为4年,这个阶段后,创造力发挥程度将会有所下降。如果基层干部长年没有交流调动,就会因地域的限制而变得眼界狭窄,致使其思想僵化、风格单一,思想观念及执政理念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