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7月下期

精准扶贫中“为官不为”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理路径/邓 韬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邓 韬 日期:2019-07-08 16:24:39
  【摘  要】当前精准扶贫领域暗藏“为官不为”这一隐形腐败。从形成机制分析,“为官不为”是政府功能运行碎片化、考核机制形式化、激励结构失衡化和监管机制软约束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规制“为官不为”,实现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构建基层公职人员权责清单制度、创设监督问责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并设置高效独立的廉政监察制度等立体化的治理体系,从而实现公职人员在新常态下“为官有为”。
  【关 键 词】精准扶贫;公职人员;“为官不为”;隐形腐败
  【作者简介】邓韬(1983— ),男,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山西省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及政策体系支撑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16041);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041013-4)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14-0038-03

 

一、精准扶贫中“为官不为”的形成机制

  (一)功能运行碎片化
  1.价值观念异变。基层公职人员作为政府财政扶贫转移支付的主要执行主体,在资源具体分配过程中掌握较大的自主决策空间,并获得交易成本比较优势。遵循权力最大化的政治人逻辑和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逻辑进行博弈,在多重标的中权衡抉择,依据成本收益做出分析判断:“为官有为”会增加机会成本和执行成本,收益低;“为官不为”则只需支付较少的决策成本和风险成本,而收益较高。“为官不为”正是基层公职人员经过多轮博弈之后被强化和扩大化的一种“策略性”行为。
  2.政府职能碎片化。扶贫项目涉及财政、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不同职能部门管理的项目类别和资金分配不尽相同,并且资金发放涉及较多层级,管理上经常产生令出多头的局面。一方面,条块关系繁杂、矛盾突出、公职人员职务权限不明晰,碎片化易产生责任空缺地带,为公职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提供可乘之机,精准管理难以落实。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刚性扶贫,加之官本位等官僚主义影响,主观上易产生惯性依赖和政治惰性,这都为产生“为官不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3.信息传递碎片化。科层式分层治理模式带来信息碎片化问题,制定与执行分离导致政府层级之间信息不对称。中央制定宏观扶贫政策,然后逐级分解下达至基层予以落实。信息碎片化、模糊性等问题始终横亘于层级政府之间,信息操纵、逆向选择等危机始终存在。一方面,政府层级越多就会导致信息链条越长,信息碎片化风险越大,反之越小。基层公职人员更为了解扶贫政策执行的成效,而中央与上级政府对扶贫政策的具体实施及政策效果难以掌控。另一方面,基层行政权力的结节点众多,地理空间距离大,加之农村宗法裙带关系隐蔽性强,易形成管理盲区。
  (二)考核机制形式化
  1.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指标模糊。考核主要以内部考核为主,采取传统的民主评议和个别谈话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考核,政府部门不仅要因户施政,推广扶贫项目、开展扶贫资金帮扶,而且需要定期考核实施成效,兼行执行与考核双重职能,这导致其不能客观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