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7月下期

精准扶贫中“为官不为”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理路径/邓 韬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邓 韬 日期:2019-07-08 16:24:39
而全面地对扶贫效果进行评价。由于社会大众参与的外部考核的缺失,使这一机制效力锐减。从考核指标来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尚未确立,阶段目标不明晰,评估指标不明确,项目施行的可持续性不强,内容虚化。
  2.考核内容简单、考核结果失真。从考核内容来看,扶贫考核侧重共性指标与静态指标而易忽视个性指标与动态指标。贫困从发生到致贫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对扶贫工作的考核也应是动态的管理过程,应根据贫困在不同时期的动态轨迹灵活调整各类考核指标,而扶贫考核中的静态评价指标导致公职人员“有为”或“无为”同样缺乏认定标准与依据。从考核结果来看,反馈机制作为扶贫考核的重要环节,在监督考核中被屏蔽,考核机制奖优罚劣的应然性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晋升与考核成果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这些都挫伤了“为官有为”者的积极性。
  (三)激励结构失衡化
  1.正向激励不充足。农村扶贫工作直接服务于基层贫困人口,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相对缓慢。这种特殊性决定扶贫工作需要采取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方式,强度大、责任重,基层公职人员需要统筹各项烦琐事务。由于编制预算、历史遗留等多方面原因,基层公职人员处于国家财政支付的最底层,待遇普遍偏低,难以获得正比例回报,晋升空间较狭窄,职业满足感和自我认同度低。
  2.晋升机制不健全。在科层制政府组织形式下,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体系呈金字塔结构,职务和职级越往上越少。一方面,这意味着众多基层公职人员将面临“天花板”效应,难以升迁,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正激励的动力主要源于职位晋升,在公职人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和等级后,晋升通道关闭,尤其对工作年限长、资历较深的中年基层公职人员来说,政治生涯后期,升迁激励弱化,安全动机成为第一需要,“宁愿不做事但求安然无事”,正是“不想为”的真实写照。
  3.淘汰机制不完善。淘汰方面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制度体系。一方面,基层公职人员一旦录用,基本就是终身制,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滥用职权进行犯罪,可一直享有相应级别的职位和薪酬。另一方面,基层领导大多处于成长期,在扶贫政策的认知能力、扶贫事务的决策能力、突发事件的化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在重大决策或冲突矛盾面前,他们难以预估风险,因而不敢作为,并对下级公职人员产生不作为的负面价值引导,致使“为官不为”现象进一步蔓延。
  (四)监管机制软约束
  1.监督机制弱化。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监督以内部监督为主,从上至下的纵向监督具有成本高、监督效益依次递减、信息不对称和封闭性等问题,懒政行为可以迅速相互传染、效仿,构成官官相护式合谋,以联合懒政、罚不责众的心态应付政府监管。横向的人大监管、政协监督、贫困群众监督及舆论监督又存在虚置和缺位的问题,“为官不为”的监督约束存在弱化效应。
  2.追责机制失衡。问责制存在内部结构模糊与外部环境不和谐的问题,追责主要侧重于显性的过错问责,对短期内造成严重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后果追究责任,而对长期不易察觉、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隐性过错问责缺乏监管。
  3.法律制度不周延。现行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