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7月中期

事业单位核心圈层的形成机理及消极影响分析/毛 丹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毛 丹 日期:2018-07-10 11:58:04
事业单位核心圈层的形成机理及消极影响分析
——基于差序格局的视角
 
  【摘  要】从差序格局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外部环境、组织现实需要和个体动机是形成核心圈层的驱动因素,职务层次、分管领域、部门职能以及关系、忠诚、才能是核心圈层的准入条件。以单位一把手为中心的核心圈层遵循非正式规则,其边界具有封闭性和流动性双重特征。为避免事业单位核心圈层的消极影响,应明确组织职能,规范事业单位权力运行;树立公平意识,增加核心圈层的弹性;淡化差序氛围,调适领导与员工的关系。
  【关 键 词】核心圈层;事业单位;形成机理;差序格局
  【作者简介】毛丹(1993— ),女,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20-0039-03
 
  差序格局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于1947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在我国,差序格局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着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模式,同时也表现在组织运行中。本文将基于差序格局的理论视角,对事业单位核心圈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展开分析。
  一、事业单位核心圈层形成的驱动因素
  (一)外部环境影响
  外部环境的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文化因素等会对事业单位核心圈层的形成产生间接影响。例如,国家政党制度、法律法规约束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职能设置,影响事业单位的权力资源分布,而权力资源分布又与核心圈层密切相关。再如,受儒家思想影响,我国社会形成的独特的圈子文化,对组织中的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影响核心圈层的形成。
  (二)组织现实需求
  核心圈层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权力距离文化下组织沟通的需要。所谓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弱势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等级制、集权化是其重要特征。高权力距离文化下,事业单位领导与下属之间的沟通会出现更多的困难,领导想要获取真实信息的难度加大,影响领导的日常管理活动。此外,事业单位所要处理的事务纷繁复杂,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领导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做出科学决策。因此,领导会建立自己的智囊团,征询、采纳自己信任的下属的建议。这个所谓的智囊团就具有核心圈层的功能。
  (三)单位个体动机
  等级差序下,组织个体有构建核心圈层的动机。对事业单位领导来说,职位和权力决定了其与下属之间的社会距离。研究证实,即使一个人在担任领导之前,为人友善,被所有同事接受,但一旦升入组织的最高位置,和下级的关系就会产生某种“困难”[1],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因此,事业单位领导会挑选部分下属来缩小自己与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营造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以获得情感和技术上的支持。对事业单位的部分下属来说,为满足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也会倾向于缩小与领导之间的社会距离,努力成为核心圈层的一员,以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