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5月中期

成本分析视域下网上信访优势的合意发展/刘振勇 陆 霞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振勇 陆 霞 日期:2017-06-13 08:29:03
  【摘  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矛盾与摩擦纷至沓来,涌入民意表达与综合机制寻求公平正义,信访机制几乎承接了改革问题的全部之重,渠道拥堵不畅,运行成本攀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介入,网上信访以其方便快捷、公开透明,尤其是廉价诉求,赢得了国民的认可,大有上升为主渠道之势。当然,网上信访优势的合意发展不能缺少必要的条件支持,需要推广语音识别、语音转换文字等技术以破除数字鸿沟;需要网上受理与回复的快捷机制和实体机制高效处理的有机结合;需要职能部门恪尽职守、真诚担当,防止网上信访向传统机制的回流;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协同治理,促进网上信访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成本分析;信访嬗变;网络诉求;合意发展
  【作者简介】刘振勇(1967— ),男,遵义师范学院地方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主法治与政治发展;陆霞(1968— ),女,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与读者服务。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网上信访救济的制度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5GZYB52);遵义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网上受理和接触的信访制度建构研究”(项目编号:遵师BS[2014]35号)
  【中图分类号】D6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7)14-0033-04
 
  信访制度就是倾听社情民意、监督政治的机制,也是及时回应与救济群众、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渠道。当代中国,正处在只争朝夕地建设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时期,社会嬗变过程中的转型问题、变迁问题、越轨问题纷纷涌入信访渠道,信访机制几乎承担了改革诉求问题的全部之重。为了分解信访机制不堪重负的压力,把信访反映和诉求化解在当时、当地,各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纷纷推出网上信访及视频接访等,以期通过技术嵌入、机制创新开创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一、从去信走访到网上信访嬗变的成本逻辑
  任何制度本身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衍生物,曾经的制度、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单一影响或合力作用,直接推动了现行制度的产生或嬗变。在现实生活中,信访就是普通公民、法人依法通过去信来访等形式,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做出回应和解决的制度。信访实际上就是脱胎于古代直诉文化的民意诉求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沟通、政治监督和权利救济的制度机制,对于满足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反映和诉求,以及实现社会利益的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访制度与共和国同生共长,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2年2月,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通过了《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以实现信访的制度化管理。1996年1月1日,国务院正式施行《信访条例》,这是新中国关于信访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信访工作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2005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经过修订的现行《信访条例》。第六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2008年6月,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下发《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这是第一次就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做出的专门规定。20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