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5月中期

成本分析视域下网上信访优势的合意发展/刘振勇 陆 霞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振勇 陆 霞 日期:2017-06-13 08:29:03
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信访的结合给中国的民意反映和诉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网上信访大有上升为主渠道之势。但网上信访不可比拟的优势,还需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
  1.在全国各地的网上信访平台,尽快推广语音搜索系统、语音转换文字系统、语音自动识别以及终端自动甄别和控制系统,从而彻底化解电子多路径反映带来的“多龙治水”“口径不一”,以及数字鸿沟对部分诉求群众的排斥。在目前的信访平台上,为人诟病之处是在邮箱、平台、视频等不同路径的多头反映,得到不同的答复而且存在政策口径不一现象,这是多头技术本身造成的缺陷。但随着网络软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语音搜索、语音自动识别、语音转换文字、终端自动甄别和控制系统的发展,无论是对部分群众网上信访排斥的数字鸿沟,还是电子多头反映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2.消除网下处理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现网上受理与回复的快捷与实践中的高效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好事办好、好事快办、好事办实。网上信访的模式一般为“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回复”,在信访平台与各职能部门联网的情况下,网上信访的办理效率总体上应该高于传统的信访机制,即便网下办理如旧,但是网上受理和网上回复的速度就在分秒之间,为网下办理赢得了宽裕的时间。然而,我们的政治体系中还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不愿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任群众继续徜徉于网上信访机制的话,就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回复以及诉求事项泥牛入海现象,也就消解了网络技术革新带来的信访红利,使得好事不能办好、好事不能办实。
  3.网上信访要求职能部门必须真诚担当,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地化解诉求问题,防止网上信访解决不力、向传统信访机制倒流的现象。网上信访制度设计的本意在于对压力的分解和递减,同时快捷地获取反映和诉求信息,对政府及民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网上信访的实践依然是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施压和影响,以实现反映和诉求的利益,当预期不能实现时,网上信访就会重新回流到传统的信访机制中,以不断地走访或群体访来推动问题的解决。显然,网上信访向传统信访机制的回流,说明网上信访化解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依法履职、恪尽职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坚决杜绝层层递转,转而不办,回到原点,进而消解网上信访红利。
  4.网上信访要实现好事办好,还需要职能部门的相互合作、协同治理,共同推动和促进技术革新带来的民意反映和诉求的新气象、新局面。在传统的信访机制中,常常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敷衍塞责、踢来踢去现象,结果使得信访的小雪花演变成了大雪球,滋生出了新的信访问题。[8]在嵌入网上受理与网上回复机制的情况下,职能部门之间必须消除隔阂、破除壁垒,相互合作、通力协作,相互调适、协同治理。要防止职能部门处理诉求问题的中断、停顿、拖沓或懈怠现象,真正实现网上受理与网上回复以及解决机制的协同和高效。
  总之,网上信访的优势越来越得到国民的认可,但网上信访优势的合意发展,确实不能忽视必要条件的支持,如若不能破除键盘输入伴生的数字鸿沟;不能消灭滞后信访权利实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职能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