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9月下期
新乡贤一定会受欢迎吗——乡村治理中新乡贤参与的困境破解与路径优化/郝晓雅 陈胜开 张 茜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郝晓雅 陈胜开 张 茜
日期:2021-10-19 10:38:52
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原因,增加公共利益、提高社会福祉也是符合乡村居民诉求的,因此,在公共利益层面新乡贤与乡村居民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益不对称主要体现在私利方面,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存在个人利益追求的,虽然新乡贤是兼顾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或者将公共利益置于私人利益之上的,但在乡村居民看来新乡贤的到来就是为了占有资源、夺取利益,乡村居民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原本应属于自己的利益被外人占有”的想法。因此,利益不对称可以说是身份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一种综合性影响、结果,是导致新乡贤乡村治理参与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三、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的互动模型与解释
(一)模型简介
身份、信息和利益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的双向互动,但不同地区、不同乡村之间的状况存在着差异,身份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与利益不对称的水平各不相同。本研究认为,“局外人”身份不对称是导致信息不对称与利益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贯穿于新乡贤参与困境的各个方面。为简化研究,选取信息与利益两个直接影响因素,根据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对称水平,将新乡贤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划分为二维、四分、三类型,具体见图1。
图1中,横坐标为信息,表示的是新乡贤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代表双方之间的身份认知、知识经验、信任程度等;纵坐标代表利益,是双方之间的利益不对称水平,主要是乡村治理过程中资源、权力以及实际生产绩效和溢出影响等。根据信息不对称与利益不对称水平不同,可将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排斥型、观察型和合作型。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排斥型、观察型还是合作型,都是以乡村社会为主体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政府主导下的一种形式,可视为一种常量,而变量就是乡村社会对新乡贤的态度。
(二)类型解释
1.排斥型
当新乡贤与乡村社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与利益不对称时,就会出现乡村社会对新乡贤的排斥,表现为身份上的不认同、行动上的不支持等。乡村社会对新乡贤的排斥,是一种比较极端的互动方式,乡村社会、乡村居民会认为新乡贤具有明显的“局外人”身份,即便有政府的主导与号召,乡村居民也不愿新乡贤参与公共事务、乡村治理。这时,新乡贤所具有的双重代理人身份均以失败告终,其既不能完成政府的委托任务,也不能与乡村社会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造成排斥型互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政府宣传不到位,也可能是乡村社会自身具有较高的排外性,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乡村社会对新乡贤参与的高风险感知,认为新乡贤是不可信任的、是谋取私利的。
2.合作型
合作型诞生于新乡贤与乡村社会之间低水平的信息与利益不对称,也就意味着双方具有较高的相互认同与利益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新乡贤与乡村社会是基于共同目标、共同认知的一种良性互动。乡村社会把新乡贤的身份认定为“局内人”而非“局外人”,双方之间就乡村社会发展达成共识,并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不断努力,表现为新乡贤受到乡村社会以及乡村居民态度上的认可和行为上的支持。这时新乡贤的双重代理身份得到强化,其不仅能够有效完成政府委托的乡村治理任务,而且还和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