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9月下期

新乡贤一定会受欢迎吗——乡村治理中新乡贤参与的困境破解与路径优化/郝晓雅 陈胜开 张 茜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郝晓雅 陈胜开 张 茜 日期:2021-10-19 10:38:52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局外人”困境
  局是一种场域、范式、标准,在同一场域内、同一范式下,或具有相同的标准时就被划定为“局内人”,反之则是“局外人”。在乡村社会中,成员之间往往具有相趋同的价值认知与行为表现,随着乡村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基层分化,利益也成为乡村居民实施判断的重要依据。
  对于乡村社会来说,新乡贤不管是在利益、文化还是行为方面都与乡村居民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有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则来源于乡村居民的主观认知,这使得新乡贤具有明显的“局外人”属性。新乡贤虽然掌握着有助于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相比于植根乡村的传统乡贤来说其在乡村社会中处于弱公共地位,很多人认为新乡贤返乡只是为了获得政府的政策优惠,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不是增进乡村集体利益。承担乡村发展责任、增加乡村居民收入、改善乡村社会环境等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价值,也是其获得乡村居民支持的权威性来源,但“局外人”困境使得新乡贤失去了活动与发展空间,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局外人”困境的结构与维度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局外人”属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就是新乡贤与乡村居民在身份、信息和利益上具有不同感知与倾向,这种属性还会给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1.身份不对称
  在乡村社会场域内,乡村居民都是土生土长,而新乡贤则长期在外,这种空间场的划分使得新乡贤“局外人”身份标签显著。那新乡贤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参与乡村治理的呢?本研究认为新乡贤具有双重代理身份。首先,遵循新乡贤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这一基本事实,新乡贤是作为国家、政府代理人的角色参与乡村治理的,形成国家与新乡贤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次,在新乡贤进入乡村社会后,其与乡村居民之间又生成了另外一重委托代理关系,此时新乡贤又具有乡村居民代理人的身份。这种双重身份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也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政府代理人身份对乡村居民代理人身份的挤出效应。乡村居民认为新乡贤是政府的代理人而非自身的代理人,这使得新乡贤难以融入乡村社会。二是新乡贤参与带来的制度约束。新乡贤“局外人”的身份会对村干部、宗族势力和乡村恶人的行为起到监督与制约作用,还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村干部、宗族势力等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后续规治提供参考。
  2.信息不对称
  新乡贤与乡村居民之间呈现出双向不对称情况。首先,乡村居民对新乡贤的情况与能力不了解,造成对新乡贤的弱信任。新乡贤长期在外,这种空间上的间隔使得乡村居民并不知道新乡贤有什么样的本领、道德水平如何、怎样发家致富的。一方面,乡村居民很难对新乡贤敞开心扉、有效交流,从而影响着双方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乡村居民也并不愿意由新乡贤去掌握资源和权力,形成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阻力。其次,新乡贤对乡村社会以及乡村居民的信息掌握不全面,以致其治理水平与能力受到削弱。
  3.利益不对称
  新乡贤返乡、参与乡村治理,其目的或者动机究竟是什么呢?本研究认为,新乡贤的出现主要源于政府政策推动,基于政府主导的乡村社会公共利益增加自然是新乡贤参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