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7月下期

中和思想在现代领导活动中的效用分析/朱忠良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朱忠良 日期:2021-08-30 11:54:58
构主体与关系。”[2]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显然不能只是“主体—客体”关系,其中还有“主体—主体”关系。马克思说对对象应该“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133,这种理解既保全了能动性,又体现了平等性。
  再次,自由是道德的内在因素。人们只有在保持适中、时中、执两用中的“和”的过程中,才能做到从容不迫。“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4]“和而不同”对个体的包容保护了自由。适中、时中和执两用中可以防止极端行为,是在另一种意义上保护自由。自由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同时拥有自由,这体现了人本身的目的性。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3]10人类朝向自由人联合体前进,就是通过自由而实现自由的历史进程。当然,个人无限制地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即理性任性自由,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是不可能的,只有道德意义上的自由才是真实的自由。
  二、创新性与技术目标
  现代领导活动追求技术创新,中和思想则能促进技术可持续创新。其一,适中是创新的重要前提。汤因比认为,等级制和专业化分工是停滞文明的显著特征。[5]180他举例说,鱼类非常专业地适应了水的环境,便失去了像两栖类动物一样走上陆地的可能。老子亦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倘要得到长期有效的创新活力,就要使组织压力保持适中,否则会出现“效率递减”现象。汤因比认为,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需要在“挑战与迎战”中被激发出来,然而,挑战刺激力需要一个度,挑战刺激力的最高值出现在挑战不足和挑战过度间的临界点上。[5]137相似地,领导者施加给被领导者的压力也必然有一个度。其二,基础性创新需要长期保持创新活力,这依赖于在领导活动中长久坚持中和,即“时中”。老子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其三,“和”本身即是一种创新的生机和活力。老子曰:“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为保持“和”,老子提出“守中”“守柔”,“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四,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而不同”之“和”是统一,“不同”则是对立,矛盾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进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和而不同”之于创新的意义。
  中和思想之于创新的根源在于有无之中道。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无”是从经验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超验概念,万物是经验的,“有”介于两者之间。在生成的逻辑顺序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创新是万物不断从“有”乃至“无”中生成的过程。在有无之辩证关系中把握创新,使现代领导活动获得一个极为宏大的视野,这有利于把握创新的方向、规律和节奏。
  有无之中道在具体事物上表现为“和”。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阴阳之“和”与儒家“乾坤互含”是相通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