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4月下期

场域调适与行动者策略: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微博治理/金圣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金圣钧 日期:2021-05-26 16:37:36
  【摘  要】微博场域的主要特征包括新闻场规则的重构、行动者文化的再造。微博场域中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行动者逻辑表现为资本争夺、行动者惯习的调适和权力互动。为此,治理微博场域中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就权力主体而言,要准确调适和运用资本,树立公共意识;就市场化媒体而言,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升内容生产质量;就用户群体而言,要把握客体主体化规律,建立理性共同体;就情感联络而言,要引导知名自媒体介入,培植节点型用户。
  【关 键 词】突发性公共事件;微博;行动者;权力互动
  【作者简介】金圣钧(1998— ),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C936;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08-0106-03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改变了在传统媒体时代由单一传播主体垄断信息的传播生态,权力的下移为用户的公共生活参与赋能。但是,微博的准入门槛较低,用户的使用偏向于私人化而非公共性,微博中的主客体关系体现为草根受众的被支配地位与名人、大V博主以及运营商的支配地位,内化于资本与话语权的交织变动。基于这种变化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本文选取场域理论作为理论范式,将微博视为一个“官方场域”“民间场域”“阶层场域”等多场域并存的融合场域。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指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而这种构型也决定了场域是由各种力量和因素通过不断地较量和斗争形成的关系网络。[1]场域与聚合着各种社会关系、物质权力和符号权力元素的微博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以此为视角分析微博中的突发性公共事件,能提出更具普适性、可行性的用户治理和舆论引导策略。
  一、微博场域的主要特征
  (一)新闻场规则的重构
  布尔迪厄指出,新闻场一方面按照自身的专业主义标准建构了独特的运行逻辑,具有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还受到商业逻辑制约,表现为对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的追求。[2]其观点对于微博场域也具有解释力。
  首先,微博中的新闻场主体由媒体自身过渡到公众层面、写作模式由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转化为内容为王的多媒介形式表达。微博场域内在的商业逻辑表现为对话题热度、阅读量、转发量等指标的追求以及权力结构的隐喻,与收视率寓意相近。
  其次,微博中的新闻场与政治场、经济场、文化场等其他场域密切相关,并不断寻求“场外认可”。各类资本之下的无数细分场域通过相互联系,重构了传统的话题建构模式,使得话题发展进程不再由发布者主导,用户的“跨场”参与更形塑着舆论生态,其自身力量也渐渐被其他场域支配和重组。我们也可以先将微博场域看作新闻场在中国整体媒介化的实践,其体现出的媒介整体性亦可能是未来中国新闻场的发展趋向。
  (二)行动者文化的再造
  文化场作为隐藏在微博舆论场背后的角色,是微博话题建构成功与否的深层原因,因为它从根本上影响着公众的行为。微博场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再造了以后现代文化为基础的新文化,形塑着事件空间中舆论的特征。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因事件出现的不经意,人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