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3月下期
国外城市社会研究的视角与启发/郑容坤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郑容坤
日期:2021-04-25 10:59:33
媒介会钳制城市舆论。“在城市中,我们更多依赖于非个人的大众媒体,而不是乡村中那种面对面的口耳相传的信息网络——闲谈。”[4]第五,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观察和理解城市生活。帕克运用实证调查研究方法让城市研究从抽象理论建构回归到实践之中,这是对滕尼斯、涂尔干等早期城市理论家的研究方法的创新。
作为帕克的学生,沃思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中提出,城市是大量异质性居民聚集的永久性居住点,并将居民在城市地域边界内特有的生活方式称为城市性,认为这种城市性造就了居民的理性、自利、专门化等城市个性。城市性将撕裂传统社会的世俗关系,导致城乡二元对立与城市公共治理的复杂性。通过对芝加哥城市现象的实证调查,沃思探讨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与人口异质性三者的互动功能及其对城市性的影响。首先,大规模人口流入城市,带来异质性文化与多元化职业的需求,诱发城市人对正式控制结构和法律体系的诉求。其次,城市的人口密度强化了大规模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的作用,导致城市分化成特征分明的不同街区。再次,在人口规模与密度的强化下,城市产生三个异质性后果:城市削弱了家庭的凝聚作用,使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化;伴随人口空间运动而来的是人的社会区隔;城市人际关系的非个人化与物质本位主义。由此看来,沃思的重要贡献在于克服了古典社会学纯粹思辨研究城市的偏颇,也纠正了芝加哥学派侧重描述城市问题的不足,形成了一种统合性研究取向,并发现“城市性”在城市建构中的作用,颇具时代意义。
三、城市社会理论流变的现实镜鉴
在继承早期城市社会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帕克为代表的北美芝加哥城市学派采用实证调查研究方法审视城市社会现象,他们着力探寻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互动作用,从而得出了“城市是人性发展的产物”的论断。城市社会研究的流变体现在从城市器物形态研究回归到城市本质价值的人性关怀上,这对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观颇具启发意义。
(一)城乡的融合发展具有客观实在性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谈及城市,他说,“城市是由各种不同的人所构成,相似的人无法让城市存在”[5]。这句话隐藏着亚里士多德对城市与乡村的关联性判断:其一,城市是具有异质性人群的汇聚;其二,涌入城市的这些人群来源于乡村。城市形成与乡村结构变化密切关联。在城市化进程中,既要从微观视角剖析城市问题形成的内在根源,也要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城市与乡村的互构性。
从微观层面审视城市问题的形成。一方面,每个社会都存在城市病,且呈现效果不同。爱德华•哈尔用一种较为消极的口吻来描述城市的现实性难题,他说:“世界上每个地方都出现了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并导致城市人口爆炸的现象,这种现象正在导致大量的破坏性和结构性的行为消沉,其比氢弹更具毁灭性。”[6]这是客观认识城市问题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意味着城市治理难题具有一定的共识性,世界各国可以相互借鉴治理经验并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对于何为城市病及其致病因子、治理途径要客观理性判断。“在思考城市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被一系列复杂现象所困惑。从一般的分类看,城市问题似乎应该包括城市‘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