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月下期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单位争端的化解之道/辛 勤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辛 勤 日期:2021-03-01 10:33:11
,从班子成员角色看,每一位副职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所分管部门的利益争取者的角色,为了能够尽可能争取分管部门的利益,便于今后对分管部门的有效管理,不同的副职之间会产生利益争端。第三,在领导班子成员的实际管理实践中,正职往往从树立单位一把手权威的利益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全面掌握单位中一切重大事情的最终决策权,但副职可能觉得自己对分管领域比正职更了解,更想维护自身的话语权,因此很可能与正职在具体事务上产生不同意见,如果掌握不好沟通方式、把握不好分寸,就很容易产生争端。
  (二)领导者与中层干部之间争端的诱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中层干部是连接领导班子与普通职工的桥梁,在单位治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单位领导者的核心利益与中层干部的核心利益既有交叉又有矛盾,而由潜在矛盾可能引发的争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单位领导者与中层干部都想带领单位成员努力取得工作成绩,但单位领导者考虑的是单位全局,在工作任务安排与资源分配上,会考虑向更容易、更可能、更迅速取得成绩的部门倾斜,而中层干部首要考虑的是怎么让自己负责的部门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以更好地取得成果,强化自己部门的重要性。这就为两个层级的干部群体产生争端埋下了隐患。第二,在单位实际管理中,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喜好越过中层干部直接给某些部门员工指派工作,这样很容易打破该部门原先的工作安排,也可能会让中层干部感到自己的职权被削弱。虽然中层干部不好意思直接提出反对,但会在心里产生不满,甚至与领导班子成员发生争端。
  (三)不同部门之间争端的诱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任何单位都是由不同部门组成的有机体,每个部门的职责权重、业务种类不同,其利益诉求也不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不同部门之间产生争端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单位工作任务分工不明确,造成在具体的执行阶段,不同部门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完成的工作目标。这样,每个部门基于“不做事就不出错”的观点,就不会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甚至避重就轻、推诿扯皮,由此产生争端。第二,部门绩效考核过于简单,不良的竞争机制容易造成部门间争端大于合作。对于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工作任务,单位绩效考核相对容易,但在需要多部门合作完成的任务中,一些单位实行的“大锅饭”考核机制容易造成不同部门对工作贡献认定的不同,极易造成争端。
  (四)同部门员工之间争端的诱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同部门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应地,争端发生的潜在机会也较多。争端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任务安排、职务晋升、福利待遇、荣誉奖励等涉及自身利益的方面,员工感觉自己得到的利益与付出的努力不匹配。工作任务有轻重繁简之分,人的能力有大小高低之异,在同一部门,能力强的员工往往承担着最繁重、最艰难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相对应的职务晋升、福利待遇、荣誉奖励,但部分领导者基于自身的好恶,将发展机会、荣誉奖励给予能力平平、对单位贡献较少的“身边人”,造成业务能力强但不善于讨好领导的员工内心产生不公平感,长此以往,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门内部争端。
  三、单位中不同群体争端的化解之道
  (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