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1月下期

“大一统”政治重塑与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梁承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梁承碧 日期:2020-12-14 16:03:07
沉淀为中国人稳定的政治心理,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故而,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寻求政治转型的浩大运动中,“大一统”政治精神必然作为一种强大的隐性支配力发挥其作用,这集中体现在新型政制的多次探索和构建上。
  康有为主导的维新运动典型地反映了其对“大一统”政治格局的继承与创新。康有为的政制目标是“君主立宪”,其中,“立宪”代表现代政治的方向,“君主”则代表了对传统政治格局的继承。从变革政治的策略来看,“君主立宪”内含康有为借助君主(光绪帝)的权威推行变革的意图,也包含了康有为对政治变革的深层思考,即希望中华文明保持其历史连续性,防止在变革过程中出现权威真空,以免导致法国大革命式的悲剧(颠覆君主制后酿成了数十年的政治动荡),故而实现变革的最佳方式就是以保皇为前提的改良。后来在辛亥革命之际,康有为又根据实际情况打出“虚君共和”的旗号,其通过维持“君主”这一政治核心的存续来延续“大一统”政治格局的意图昭然若揭(从历史渊源来看,“虚君共和”是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中国政治进行历史反思而提出的改良方案,如果不考虑近代以来的变局,“虚君共和”完全代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故而其继承“大一统”政治格局的浓厚意味是不言自明的)。虽然在实践方面康有为失败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康有为的理论贡献,后来民国军阀混战的事实已经为其学理上的深刻洞见(中国“大一统”政治格局不能破坏,中国的政治核心不能缺位)提供了注脚。
  维新运动失败,最终要归结于康有为试图借助的政治势力本身的能量不足。这决定了维新道路只有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不具有实践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的革命道路就显示出其合理性。孙中山以“民主共和”为政制目标,实现途径是其历经多年所酝酿的训政方略,即凭借革命党垄断的政治权力扶持国民通过地方自治进行民主训练,最终实现民主转型。训政方略体现了孙中山对于“大一统”政治格局继承的一面,表现为“以党建国”“以党治国”思想的确立和政府权力架构的“五权宪法”设想,其精髓在于强调权力分工基础上的统一。但孙中山的问题在于没有彻底坚持“大一统”政治格局,因为他最终的理想是美国式的党争民主。然而,党争民主的最大弊端恰恰是统一意志缺失、社会碎片化,这对于超大规模的中国而言无疑是非理性选择。这似乎也说明,中国需要坚持“大一统”政治格局。
  如此,真正重塑“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历史任务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的经验[2],以党为中心支柱重新整合了国家和人民,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新型制度,如规定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建立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复制了这种制度架构。同时,因为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是过渡性的,而是永久性的,这就确立了党作为政治整合之中心支柱的稳定政治结构。据此可以断言,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中国建政乃是在真正意义上重塑了“大一统”政治格局&md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