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0月下期

社区公共空间精细化治理的逻辑及其实现路径/高聪颖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高聪颖 日期:2020-12-04 15:31:42
业化
  社区公共空间既有物质层面的意义又有社会层面的意义,两个层面的公共空间治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回归空间的公共性,激发空间活力,使社区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首先,在物质层面上,在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规划、改造过程中,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力量,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比较社区公共空间质量、活力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从而有效避免空间治理过程中的无谓浪费,提升治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其次,在社会意义层面上,社区公共空间治理追求空间使用、分配的有序化和有效性,协调居民在空间内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借助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弄清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运用哪些方式和手段等。
  (四)空间治理效能最优化
  治理效能最优化,即社区公共空间治理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首先,通过降低时间、金钱成本,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其次,空间治理效能要考虑社会效益。空间治理要以居民为中心,充分考虑居民的活动规律。环境适宜、秩序井然、设施完善的空间,为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居民驻足停留提供了可能性。居民可在此开展各种休闲活动,这为居民之间的社会性活动提供了可能,他们也许会互相问候、简短交流,从而产生更广泛的接触。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精细化考虑治理过程与结果、效率与价值的统一,可实现空间治理与居民美好生活愿望相融合。
  二、社区公共空间精细化治理的困境分析
  (一)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自21世纪初我国启动社区建设以来,业已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业委会、社区社会组织)三方力量的治理结构,但因多重因素影响,空间陷入治理困局。政府积极推进空间升级,社区建起了活动室、书吧等公共空间,但运营效果并不理想。社区空间脱离了居民的真实需求,空间缺乏活力。在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商品房开发建设是主流,部分开发商为了攫取利益,游走于规定边缘,一再提高容积率,造成社区空间狭小,人居环境体验较差。开发商在建设交付房子的同时,也要配建相应的社区公共设施。交付之前,开发商往往对买房者做出夸大承诺,但追逐利益的本性使社区公共设施往往缺乏规划,存在质量问题。交付之后,买房者往往发现现实与开发商的承诺有很大差距,这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之间的冲突埋下隐患。在空间治理结构中,除了政府、开发商,还存在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第三方面的力量。因《物业管理条例》部分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成立较难,业主行使权利缺乏有效的途径。长此以往,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在空间治理中难以发出声音。因此,政府强势、资本逐利和居民缺位造成了社区空间治理结构的不平衡。
  (二)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居民的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居民满足基本生活和社会需求的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居民无从选择。选择性活动主要是娱乐性和兴趣类的,这类活动的发生有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就是活动空间的品质。选择性活动的增加会带动社交性活动的增加。社区公共空间规划虽然有指标性的建设指导意见,但更多从物的角度考虑空间的面积、数量等因素。缺乏对空间与社区文化、空间与社区居民关系的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