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9月下期

西方贫困治理的理念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范会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范会芳 日期:2020-11-03 09:32:17
个体一起诞生,具有天然性、不可分割性和绝对性。它先于社会同时作为自然的一种承诺和目的而存在,具有至高无上的优越性和普遍性。天赋人权论和自然权利说在启蒙运动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成为西方国家权利观的基本共识。进入20世纪,公民权利理论因社会学家马歇尔的《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一文的发表而深入人心。从社会平等的角度出发,马歇尔将公民的权利分为民事权利、政治权利与社会权利三种类型。其中,社会权利是公民权利的核心内容,是指从对少量的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权利到分享社会遗产以及根据通行的社会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等一系列的权利。针对战后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匮乏、愚昧等问题,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1941年撰写的备忘录中,专门提及要建立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国民保健制度、针对所有儿童的普遍的家庭补贴制度以及充分就业制度。上述论述充分体现了对于公民权利的强调和重视。其中,国民保健制度所包含的权利主体范围已经扩展至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平等性,从而接近马歇尔的基于政治共同体成员身份而获平等享有社会权利的社会公民资格。尽管后来英国的福利国家模式并没有完全按照贝弗里奇所描绘的蓝图实施,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的确全方位体现了政府对于公民的责任以及基于公民权利基础上的贫困治理理念。与此同时,北欧及西欧各国也纷纷建立起与其国情相适应的福利体制,贫困问题在发达国家对于公民权利全方位进行保障的过程中得以大幅度缓解。
  四、赋能为主的贫困治理理念
  阿马蒂亚•森,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贫困问题。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问题与经济不平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往评判贫困的主流方法通常是设定一个“贫困线”,当收入低于此“贫困线”者就可认为是贫困。阿马蒂亚•森认为,用收入方法测定的贫困存在较大的问题。事实上,贫困与社会政策密切相关。贫困的实质是能力的缺失,确切地说,是为达到某种最低可接受的目标水平的基本能力的缺失。[2]此外,贫困群体的贫困通常还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单一维度的,比如教育的缺乏、健康的不足及生活水平低下等。针对穷人基本能力不足的问题,森认为,应该从改善穷人的福利状况入手,为其赋能。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理论因此又被称为能力贫困论,甚至直接影响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于贫困的定义和对于贫困的治理理念。
  五、西方的贫困治理理念对我国的启示
  (一)要摒弃管理主义及污名化的贫困治理方式
  在管理主义济贫模式下,穷人接受救济必须付出自由和尊严的代价,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济贫的初衷,而且违背了人性。穷人要接受救济就必须到济贫院内,不仅行动与自由受到限制,同时,刻在身体上的烙印更是加重了穷人被污名化的过程。管理主义济贫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控制穷人流动的目的,但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后果。管理主义的济贫模式不仅在当时受到了穷人激烈的抵制,此外,在英格兰北部及其他地区根本无法推行这种济贫模式,济贫院外救济开始成为事实上发挥作用的济贫模式。
  管理主义贫困治理带给我国的扶贫实践启示如下:其一,我国在扶贫过程中要警惕管理主义的思维定式,尤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