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7月下期
单位员工心理距离产生的诱因及化解对策/陈于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于华
日期:2020-08-24 15:52:10
展空间等需求方面呈现不同性,所以在共同维护局部的整体利益的同时,还存在着为了各自私利而相互嫉妒、提防和猜忌的现象,甚至钩心斗角,进行着微妙的心理博弈,也必然会拉大彼此间心理距离。
三、化解单位员工心理距离的建议
(一)重视信任培育,创建良好社会信任环境
社会信任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存在于社会中的机构、组织的文化发展形态,进而对这些机构、组织中的个体的心理距离的嬗变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任环境,缩小单位员工个体间心理距离。一是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具有可靠性、确定性和无害性,利用法治建设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可以使人们在稳定的、良性的、有序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从而控制风险、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缓解心理矛盾。二是注重社会信任文化培育。社会文化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产物,具有延展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特别是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任文化,一直是人们潜意识中泛在的社会文化遵循,所以社会信任文化的培育是缩短人们心理距离的密钥。三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是人们道德评判的现实依据,是预防匿名社会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的重要依赖,为保障人们心理预期和弥补心理差异提供可能。所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使失信受损,守信得利。四是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缺失是消解社会信任的最大因素,对冲社会信任度,拉大人们的心理距离。所以,要用制度规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秩序被及时地纠正和调整,各方利益被兼顾,健康社会心态被倡导,公平正义被宣扬。这种良好社会信任氛围将如春风一样吹遍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单位员工心理互信提供良好契机。
(二)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单位信任文化建设,构建单位命运共同体
人本思想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为单位和员工服务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平台性、关联性、合作性和共享性等特征,其中,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平台性特征有利于单位信任制度的建设。开放性和平台性鼓励单位对员工进行开放性包容和平台性发展,在单位的工作意图、程序、评价和效能展示等方面处处公开,不设防,从而使员工走出小圈子小团体,融入单位大家庭,远离是是非非。互联网的关联性、合作性和共享性特征充分地显示着命运共同体的意蕴,有利于员工人格信任的培养。依据互联网思维,在单位这个大系统中,任何子系统和因子都是密切联系的,是荣辱与共、相辅相成的关系。互联网思维也要求单位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和稳定的秩序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以自律和他律的机制为依托,做到在文化中蕴含制度、在制度中体现文化,增强员工的制度信任体验,积累良性制度信任经验,维护良好制度心理预期,并以有形和无形的规制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员工共同共有的遵循和追求,其结果必将是有效地拉近员工间的心理距离。
(三)用区块链思维重塑信任关系,改善单位人际环境
区块链思维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和共识性。去中心化的实质是变相的泛中心化,即对权责利去中心化后的普遍分配。共识性是指维护社群稳定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认知。区块链思维主张在实践中人人都是共识的维护者、平等地位的拥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