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6月下期

追随力的历史诠释:《资治通鉴》的启示/江 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江 文 日期:2020-07-20 10:17:05
与领导行为理论研究类似,西方领导学界倾向于在社会交换理论、归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分类的方式界定不同追随者的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Kelly通过思考和行为两个维度将追随者分为孤立者、顺从者、消极者、示范者和实用者五类。[1]Chaleff则以挑战和支持领导者的程度两个维度,将追随者分为执行者、合伙人、盲从者和个人主义者四种类型。[2]中国领导学界对追随者行为的研究结论与西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普遍认同的追随者基本行为特征是:理性追随动机、在公开场合支持领导者工作、敢于直抒胸臆地表达批评意见、独立灵活应对变化和挑战、与领导者保持工作之外的情感交流等。[3]
  追随力行为理论的分类方法提炼了追随者行为的一些基本维度,有助于区分不同追随者的风格。但是,目前对追随者行为的归纳还是基于观察和经验,难以深刻诠释追随者行为对领导效能的作用机制。
  (三)追随者与领导者的人际互动
  追随者不能独立于领导者而存在,没有领导者就没有追随者。西方领导学界对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人际互动研究成果颇丰。多数研究者认为,不同类型的领导风格对追随者风格影响巨大。威权型领导者更鼓励沉默、保守、顺从的追随风格,魅力型领导者更善于激发追随者的热情、认同感,谦卑型领导者更能激发追随者的建言行为,真诚型领导者更能够容忍追随者的挑战行为。中国领导学界相关研究也持类似观点,认为追随者的风格是变化的,不应拘泥于某种特定的追随方式,需要充分考虑领导风格和情境的复杂度等相关因素选择相应的追随风格。
  总体来看,现有的追随力研究很难摆脱领导力研究的范式影响,也缺乏对追随力发生作用的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此外,西方学者建构的追随力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恪守伦理等级秩序的中国情境,而中国学者在研究追随力时又多是从一般企业管理实践中通过总结而来,缺乏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追随者进行分析。
  二、《资治通鉴》中对追随力的论述
  作为一部记载和评论政治生活的著作,《资治通鉴》收录了很多君臣知遇、善始善终的案例,也记载了一些君臣反目、上下交攻的事件,从正反两方面对追随力研究提供了借鉴。
  (一)优秀追随者的特质
  有关优秀追随者的特质,当前的理论研究给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总结,比如忠诚、正直、勇敢等。但是,这些人格特质即使是放在领导者身上也是基本适用的,那么到底如何将领导者特质和追随者特质有效区分开来呢?《资治通鉴》记叙了大量名臣名相成败得失经验,对优秀追随者的特质做出了独特阐释。
  1.低权力动机:不争、知止
  现有研究大多将影响力作为优秀追随者的特质,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优秀的追随者在主动作为、影响他人的同时,如果持过于强烈的权力动机,遇事不知谦退隐忍,反而会显著破坏领导者和同级的信任。优秀的追随者在令领导者欣赏、倚仗的同时,还需要让领导者有足够的安全感,同时不被同级嫉妒,如此才能在微妙的人际关系中获取成功。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发表了多篇评论,对那些不争功、善知止的名臣名相都不吝褒扬之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评论。汉高帝五年,素来多病的张良感慨地说,在追随刘邦以来,他只是依靠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