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5月下期
疫情报道中的“信息疫情”现象及防治对策/刘兰兰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兰兰
日期:2020-06-12 09:45:48
糊性成正比。如某些媒体批评指责科研人员为发论文不顾疫情,而对科研攻关对疫情的重要性选择性忽略,导致大众在不了解情况下将医学科研人员和一线医护人员职能混淆,进而被这些文章煽动情绪,引发对整个科研机构的不满。
4.网络文化泛娱乐化倾向。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预见性地指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便捷性和开放性,网络文化以泛娱乐化倾向刺激社会民众神经,用戏谑调侃方式制造热点话题,呈现出过度追求感官刺激的传播倾向。比如,疫情期间,一些网友COS“新型冠状病毒仿妆”,把武汉称作“小笨蛋”,把冠状病毒亲昵地称呼为“阿冠”,把患者和医生写成霸道总裁文,各种起昵称、组CP和打榜的行为,将灾难悲痛等大是大非大义变成娱乐消遣。娱乐化表达方式披着娱乐的外衣,看似娱乐生动,实则浪费了大众的注意力资源,掏空了社会精神内核,甚至违背公序良俗,消解了对灾难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国家主流价值观认同力。
5.网络舆论泛政治化倾向。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传媒与政治是不可分离的,媒体政治立场和选择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3]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舆论传播是一种能够动员社会的半政治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国际地位提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国内外形势与网络舆论暗流汹涌,公共舆论泛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零号病人、病毒起源等本来严谨科学、严肃专业的问题被一些国际势力和反华势力拿来进行政治操弄,别有用心制造“新冠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中国隐瞒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向美国提供低质量检测试剂盒”“俄罗斯政府将大规模驱逐中国公民”等污名化中国信息。这种把病毒当政治武器的危险做法,比新冠病毒更可怕,更蕴藏危机。[4]
三、“信息疫情”防治对策建议
“信息疫情”扭曲事实、传播谬论,加重民众的恐慌心理,制造政府和群众的对立,降低政府公信力,甚至抹黑党和国家形象,威胁国家政治和政权安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进的方向。抵抗各类信息病毒,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民合力,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联合抵抗“信息疫情”的干扰。
1.强化政府协同治理。“信息疫情”防控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线上线下群防联控,以疫情防控实体战推进“信息疫情”网络战。一是加快科研攻关,加强跨学科、跨行业协同合作,加快疫苗研发,从源头上消灭“信息疫情”。二是加强部门联动,越是群众热议,越要加大多部门应急联动力度,以最快时间答疑解惑,压缩“信息疫情”的生存空间,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公众安全感。三是强化超前预案能力,提前谋划群众关心议题,全面协调疫情防控与复工生产,着力解决民生热点痛点难点,铲除“信息疫情”滋生的土壤。四是加强公安、工信、网信等多部门联动,构建卫健委、疾控中心及各大媒体平台“信息疫情”联合治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严肃舆情传播纪律,联合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