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5月下期
疫情报道中的“信息疫情”现象及防治对策/刘兰兰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兰兰
日期:2020-06-12 09:45:48
二是疫情恐慌。如湖北武汉的快递要拒收,湖北随州一家人因染病厌世从27楼往下撒钱,追殡葬车哭着喊妈妈的女孩去世了,武汉殡仪馆招募义工。此类信息捏造事实,煽动民众情绪,制造心理恐慌。三是疫情“污名化”现象。如中国被列为疫区国,医疗队行李被盗,偷运新冠肺炎患者血样出境,零号病人是武汉病毒所研究生,病毒来自生物战计划等。此类信息掺杂主观情绪和政治极化色彩,以带非客观理性的方式激化矛盾、制造对立,甚至引发地域攻击、人身攻击。四是疫情热搜体。如千篇一律的“抄作业体”“世界失控体”“华商太难体”“扔下就跑体”。此类信息多发生在自媒体平台,标题抢眼,内容煽动,目的在于上热搜、吸引粉丝关注,增加流量。五是“正能量”谣言。如解放军将全面接管武汉、武汉超市发放免费菜、钟南山前往欧洲指导抗击疫情、某公司招募某国方舱医院建筑工等。此类信息披着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皮,迎合受众对美好期待的向往,假借政府名义,杜撰捏造不实信息,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
二、“信息疫情”产生的社会根源
纵观历史发展,每个传染病的暴发,都会伴随着“信息疫情”的暴发。因此,“信息疫情”也被称为抗疫战场(实体战场)之外的第二战场(信息战场)和影响大众抗疫免疫力的心理战场。全面分析“信息疫情”产生的社会根源,各个击破谎言的伪装,才能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理性力量。
1.疫情恐慌心理。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描述为“大流行”的疫情。面对未知病毒和生命安全威胁,所有人都是疫情信息的易感人群,信息关注度和信息流量成正比,强大的信息流导致个人对信息的承载能力过载,在极其复杂的信息场景下,人们很容易被不明来源的负面消息、小道消息甚至是“利好消息”吸引,甚至明明怀疑却还是顺手转发分享,以寻求某种心理安慰。
2.信息传播环境变革。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和2003年的“非典”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面临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传统媒体逐渐转移到新媒体和社交媒体,这实现了大众声音的无线表达和广泛聚集。[2]微信、微博、客户端、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全媒体矩阵同向发力,媒介声音在本次疫情中空前巨大,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杂音无论是频率还是音量都空前激增,微博的舆论广场效应、微信的圈子效应和短视频的社交属性为自媒体发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不需要亲临疫情现场、不需要专业新闻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向全世界发布无法确认的疫情信息及个人观点看法。
3.媒体选择性报道。基于受众需求、价值判断和注意力经济等原因,一些媒体在议题选择时过于迎合公众愿望或某种刻板成见,造成拟态环境建构偏离客观现实。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提出一个流言流通量公式:Rumor(流言)=Importance(问题的重要性)×Ambiguity(证据的暧昧性)。也就是说,流言的传播速度与事件的重要性、所得信息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