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1月下期
城乡社区治理中协商民主的现实样态与机制建构/管志利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管志利
日期:2020-01-20 17:27:47
商民主,同时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以实现矛盾调解的多元共治。宁波市鄞州区通过开放行政资源,打造“共识论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区干部、本地居民、外来务工者共同参与),畅通诸如“四方例会”等多种形式的民主渠道,构建“三社”(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协商解决关涉居民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
(三)城乡社区协商中的议事协商样态
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推行“六步工作法”,围绕社区协商的内容、主题、形式、程序、成效、制度等,在120个社区开展“六化协商”,依据每个社区的自身需求制定“社区协商目录清单”,安排专项基金落实社区协商项目,创造出理事制、云协商等众多特色化协商制度,依托传统线下议事恳谈、现代网络民主协商、建立协商智库等多种途径,协同发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治,逐步实现社区治理由传统议事会制度向“大家商量,大家负责”的协商工作机制转变。浙江临海市白水洋镇的“民主议事会制度”,搭建“村镇协商议事会、进村入户的同心协商室、网络互动”三个平台,建立“提事、议事、理事、监事”四项机制,由协商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协商过程、结果及其落实。
(四)城乡社区协商中的分类治理样态
湖北秭归大力规范社区协商层级,把社区协商事务分为“涉及单一、牵涉面小的事项”“与村落内多数或所有农户相关的事项”“涉及复杂、牵涉面广的事项”等多种类型。内蒙古乌兰计三村遵循“大事公助、小事互助、私事自助”原则,分别拟定议题和协商议事方案,并在社区协商中形成“党支部领导—议事会协商—村委会实施—监委会监督”的治理模式。这些地方通过各具特色的分类标准,强调社区协商民主的分类处理,体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取向,从而使社区协商不空转、决议能实施、过程有监督,使协商成果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为有效应对现代异质性社会的复杂治理需求,各种不同的协商民主形式,从其各自不同的切入点、拓展面和制度化水平出发,构建出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力图真正实现“有事好商量,群众的事让群众商量”,在协商共识的基础上解决群众最想解决的迫切问题。社区协商民主在运行中必须面对其发展瓶颈:一是行政权和自治权的冲突以及社区权力规制的乏力,导致社区协商运行空间遭到压缩;二是牵头部门的多元化、地方领导的更替及其治理能力的差异,导致社区协商民主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三是低效率、低成本的运行机制阻碍社区协商的正常运行而使其有效性存疑。即便如此,运用协商民主机制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基层政府提供解决问题的清晰路径,促进基层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动态化韧性稳定,将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恒久主题。
二、协商民主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比较优势
(一)在理念价值上,协商民主为实现城乡社区善治提供更多可能
协商民主尊重社区居民的理性、自主性和自治能力,它依靠理性说服而非强权或命令等控制手段,具有较强的价值感召力和怡情感染力。协商民主作为民主治理资源嵌入社区治理,在民主品质的提升中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其基本逻辑内涵:为人民做主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