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2月下期

社会转型期的危机管理:风险制造与规避/郝雅立 温志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郝雅立 温志强 日期:2019-12-20 12:19:33
;。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外在风险,“我们所处的年代的危险更多地来自我们自己而不是外界”[3]59,“人为风险,源自人类改变历史进程以及自然形态的企图”[3]105,它伴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决策的执行,在风险治理的方式选择中趁机改头换面或卷土重来。“所有早先的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以各种方式面对着危险,今天的社会则通过它处置风险的方式而面对它自身”[4],即在外部风险之上叠加人造风险。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晓自身化解风险的同时正制造着风险,也不晓得他人行为会产生怎样的风险。人造风险使人们陷入前所未有的主观性风险环境中,具体体现为约束风险管理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这些又会引发新的社会风险。立足于文化知识、旨在管理风险的行为带来附加有风险的文明成果,衍生新的人造风险,人类社会便在这种风险规避与制造中往复循环、共生发展。
  人造风险是人类主观预设的目的性行动制造的风险。危机管理也是目的性行动,可将两个变量放在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领域进行解读。在危机管理中,因果信念的完全性程度和欲求标准(行动目标)的明确性程度影响着主体行动,进而影响人为风险的制造。
  当组织或个体有明确的欲求目标但不了解因素间因果关系时,即使预见风险也会采取谨慎态度,在没有充分把握时往往关注已发生危机的被动处置,不做前瞻性预测或采取预警性行动,以防止制造新风险。在当下社会转型阶段的我国就是此种情况,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并轨,各个领域相互交织,社会风险不断叠加,在缺少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和对转型社会各变量间关系充分认知的情况下,旨在减少风险、规避损失的危机管理行为多会参照其他持有共同欲求的行为主体的做法,而情境的不适应性很难保证其行为能够实现预期。
  即使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胸有成竹,当组织或个体不了解社会欲求时,也不能确立与之相符的行动目标,开展合乎需要的管理活动。因果知识由不完全到完全促使人们支配领域不断扩大。完全的因果知识信念使人类行动更理性化、科学化,但欲求标准的模糊会使行动主体在面对风险时袖手旁观,进而可能带来知识的浪费,导致“变相无知”,这就难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理性最大化”,存在制造风险的可能。
  在因果知识不完备和行动目标模糊的情况下,组织多会追随参照者的行动,被动的态度和传统的策略是应对风险的惯有做法。行为主体不会去主动化解社会风险和应对非常规危机,也不会主动规避自身行为所制造的风险。
  总之,转型社会的任务环境给政府风险管理带来巨大外部风险,行动主体的主观决策又存在制造风险的可能。政府主体在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与治理构成了“挑战—应对”“规避—制造”的悖论关系,政府行为及其政策失灵造成了风险规避与制造的循环。 
  三、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之鉴  
  (一)舍本求末:重视应急管理,忽视风险防范
  常规化风险管理重视事先防范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需要系统完备的监管技术、严格执法的监管态度和负责有力的监管措施。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系统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但依然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技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