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1月下期

基层党组织借力品牌建设提升影响力与组织力之道/巫 蓉 徐 剑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巫 蓉 徐 剑 日期:2019-11-06 09:30:38
问题
  (一)品牌理念肤浅、错误
  “党建品牌”的概念在工作中被广泛提及,但客观而言,目前并未产生广泛性、显著性效应,与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相比,并未充分体现其独有的活力性与价值性。这主要在于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甚至上级领导并未将党建品牌建设视为创新性治理活动,无法深入把握党建品牌的效用与作用路径,仍错误且片面地认为,这只是上级所下达的又一项任务,无法联系自我工作。只是意识到区域特性、社会趋势对自我引领、组织行为的新要求,没有真正将品牌理念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以至于被动地认为,完成党建品牌建设就是表面上“弄几个意识形态领域的课题”“提出几个理论上的新概念”即可,完全不考虑其对现实问题、真实诉求的应对情况,更不考察理论成果是否能迅速转化为工作方法,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可以被小范围推广实践等。可以说,部分领导干部对于品牌概念过于表面化的认知和应付性的心态,引致执行行为的完全错位,既脱离区域特有情况,也忽视实践的可行性,更无从谈及基层群众对基层党建品牌的认知和参与,无法通过品牌创建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二)品牌价值低效、单一
  基层党建品牌效力的充分发挥不仅决定于干部的执行和操作,事实上还决定于品牌自身的深度与广度,即必须立足现实情况、瞄准具体问题而采取措施、构建方案,但同时又必须超越问题本身的局限,结合基层党建工作深挖引导行为的创造性、实践性、发展性和适用性,以便对相似组织、同级部门形成示范启发效应,真正产生辐射效果。一旦只关注于问题本身,就事论事,则容易产生思维局限,不足以称之为品牌创建。在现实工作中,基层党建品牌之所以表现出表面化特性,与其价值内涵偏低且单一不无关系。部分基层干部往往过于注重品牌概念而忽视务实内涵,过于重视眼前工作成效而忽视行为引领示范效应,以致无法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放眼本行业、本部门而更具前瞻性、全面性地提炼出底蕴深厚的党建模式与经验,导致一些看似具备一定效果的党建工作往往只能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无法有效推广或持续发展延伸,更无法立足于某一领域而实现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最终表现出价值单一化、有限化特性。这势必降低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不利于扩大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号召力。
  (三)品牌推广局限、被动
  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不仅要自身极具价值,还必须被高效宣传而广为人知,否则,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就会出现“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局面。当前,在我国基层党建工作中不乏效果出众、行为高效者,也有一些含金量较高、极富推广价值的基础党建品牌,但限于部分干部自身对党建品牌认知的片面性、功利性,并未将其视为提升自我治理效率的新手段,仅局限于海报、广播等传统媒介方式进行纯粹的说教式宣传,既无成效展示,也无经验模式介绍,更无先进性、创新性亮点宣传,导致基层干部群体和人民群众均无法全面知晓优秀党建品牌的价值意义所在,也就难以留下深刻影响。部分干部为“完成任务”在宣传中完全不考虑受众的反馈和特殊性,不分对象、不分情况地照本宣科,只求完成上级的宣传要求而不考虑实际效果。这不仅无法激发群众兴趣,反而容易招致反感,使群众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