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0月下期

单位信任文化的影响因素与构建方略/刘善花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善花 日期:2019-10-09 14:49:49
信任的最直接、最普遍、最重要的变量是社会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性。它已为众多社会学理论所印证和大量实践所验证,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理论,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在宏观上,社会转型、内战、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等因素都能引发社会剧变,使社会不确定性增加,在社会成员之间播撒猜疑的种子。[2]在微观上,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政策不统一、政府不作为、官员腐败、司法不公等因素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较大冲击,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从而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疑虑。社会不确定性越多越大,普遍信任度就越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就释放出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社会普遍信任的快速下降。这种普遍不信任的巨大能量必然会向社会各个领域释放,进而引发单位内部信任问题的出现。
  (二)内部因素
  单位因素。单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性文化,是单位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在工作中的具体反映,是单位主体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制度习惯、做事风格和行为规范等集体因素的综合体现。它是一个单位的特质,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规范性、稳定性和继承性。单位信任文化是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对工作中信任行为的规范与整合,取决于信任他人的预期收益和对失信行为的有效控制与处罚。单位员工在工作中做出投资信任的实践行动,如果得到各信任主体的积极回应,就会增强信任的心理预期,引起更多的信任行为,继而信任被泛化,并呈现出良性循环状态,则约定俗成的信任准则和制度就会被规范,信任文化也因此而生成。信任文化的生成并不是必然的,如果单位员工的信任投资不能得到各信任主体的积极回报,不可信任的心理预期就可能由此而生,并以负能量的形式在信任主体之间迅速传播,使信任主体在潜意识之中彼此设防,这样一来,单位信任主体招致背叛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单位能量的内耗也会大大增加,进而使单位凝聚力、感召力、追随力、执行力等软实力弱化,最终导致人心离散。长此以往,单位信任文化的建立也就失去了逻辑依据。
  个人因素。员工是一个单位中最活跃的因子,它既是单位信任文化的建设者,同时也是单位信任文化的践行者,被赋予人格化的文化特征。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构建单位信任文化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主转变。目前,我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这虽然适应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但是也放大了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单位员工年轻化、流动化和社会化趋势明显,有不少人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理性行为表现不足。鉴于单位构成要素的多维性,单位信任文化构建的要求被拔高。在快速变化的单位人际联系中,层级间往往是一种控制的从属关系,员工间则是一种磨合的陌生关系。这种缺乏人际交流的场域容易使信任失效,不确定因素使员工的抗压力和承受力降低、疑惧性和博弈性心理增强,甚至互不信任。另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单位原生信任文化的契合度、内化度、认同感和生发性往往会因为快速的人际变化而经受考验,有时甚至会成为新信任文化建设的障碍,使信任相对易损期延长,甚至会使单位信任文化陷入病态,出现发展困境。
  三、单位信任文化的构建机制与方略
  (一)营造适应社会转型的普遍信任文化氛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