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9月下期

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中领导干部精准思维的内在要求和实践导向/许双双 周显信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许双双 周显信 日期:2019-09-06 17:45:27
工作办事的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高效度是目标。精准思维以工作效度的实质性提升为目标。所谓效度,是指实践结果与预设目标的匹配度与吻合度。以精准扶贫为例,脱贫成效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减贫成就令世界瞩目。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仅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更是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但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时期,脱贫难度愈益加大,扶贫方式亟待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的转变,同时要注意防范因贫困治理能力不完善而导致的“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结构化裂变”,促进干部精准扶贫效度的增强。精准思维要求领导干部自觉以发展成效的完善和提升为目标,在各项政务工作中努力打造社会公平正义的“帕累托最优”,在加快创新、统筹协调、改善生态、推进开放、共建共享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三、培塑领导干部精准思维的实践导向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改革的每一步深化都伴随着各种复杂的矛盾,“短板”“险滩”“风险”,荆棘不断,矛盾叠加,难题丛生,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向任务艰巨。精准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握“准”字的要义,抽丝剥茧,直面发展症结,以问题为导向,切实点中发力“穴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办事的一系列重点论述,为培塑领导干部精准思维提供了清晰的实践导向。
  一是调查研究,精准聚焦。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础。精准思维离不开对实际情况的全面把握,只有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找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掣肘性难题和症结,才能有效避免“想当然”“拍脑袋”决策的存在。在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首次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唯有如此,才能让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推动各级干部动起来、深下去。所以,领导干部决策前必须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确保胸中有数,在实践中继续深化规律性认识,在调研中“要‘身入’更要‘心至’”,努力求深、求实、求细、求效,力求吃透情况、把准脉搏,解决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多谋善断,精准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深知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他曾多次告诫领导干部,说话办事要突出重点、找准焦距,直击关键穴位和要害,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能真正被群众认可的、“叫得响、立得住”的硬招实招。例如,针对群众高度反感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抓大不放小”“老虎苍蝇一起打”;紧紧盯住身边的腐败,敢查严查一把手腐败问题,敢于“动真格”,以“看得见”的反腐斗争成效赢得人民的高度认同。因此,领导干部精准决策就要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以解决突出掣肘问题为重点,开拓发展新思路,积极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策略。
  三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三分决策、七分执行”,说明了决策执行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重大决策的精准实施、精准对接、精准落地,强调要“提升靶向施策、定向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