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9月下期

“以名入仕”与“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举制为中心/许 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许 为 日期:2019-09-06 17:01:35
;中正”进行人才选拔。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察举制更加客观化的延伸。其本身的名目、标准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对察举的对象进行更加细致的评判,依据所谓“品和状”的等级,确定授予官职的高低。由乡举里选,按照“德、才、家世”把人才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里面又分三等。共计九个品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同时,对每一品级还要加以评语,又称之为“状”,根据“品状”,对察举对象授予相应的高低不同的官职,故称九品中正制。这种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察举制的延伸和发展,是把汉代的察举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细化和客观化。其选拔方式依旧是“荐贤”,依据的标准依旧是贤名。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由于其通过对人才进行评级打分,改变了察举制后期的流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1]1605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制度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到了后期,“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1]889。“前九品诏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天下,少有所忌。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1]839最终只剩下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1]839的腐朽局面。太康五年(284年),尚书左仆射刘毅上疏抨击九品中正制,列举了九品中正制“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公以为格,坐成其私”的种种弊端,建议“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1]839。九品中正制也走向了衰亡。
  二、科举制的“以文取士”
  科举制主要的特征是进行统一书面考试,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所以又可以归纳为“以文取士”。但是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的形式和内容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以文取士”的“文”在不同时期代指着不同的内容。隋唐至王安石变法前,“文”的内容比较多样性,包括诗、赋、策、经甚至算、地理、法律等。从王安石变法到明中期,“文”主要指的是经义。而到了明清,则主要是指八股文。这些我们在下面将分别论述。
  隋炀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广纳人才,中国历史上相对客观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出现了雏形。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以诗赋及策问取士,这标志着影响中国数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开始。短暂的隋朝统治结束之后,在唐初,沿袭了隋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也以诗赋策问取士,随着时间进展,唐代的科举出现了多种形式,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童子,有道举,并且在每一科里又进一步细分,仅明经里就有五经、四经、二经、学究一经等,还有三传、三史等。其中,明经科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儒学经典的记忆,而进士科考察内容则相对较多。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所做的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