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共享理念时代领导干部公私观的新型错误及把控之道/孙 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 华 日期:2019-08-12 16:27:42
先,领导干部应该明确若工作行为只能为自我或与自我利益相关的小群体带来便利,那就是典型的谋私之举。只有工作行为服务于集体与组织全体的共同利益,彻底摆脱小圈子限制,方能确保公权共用。其次,领导干部还应认识到自我所掌握的权力、支配的资源是群众认可信任基础上的赋予,只能用于民,一切误以为以付出而换取权力资源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严重错误的,必会引致公权私有,强化谋私欲望。再次,只有精准锁定了权为谁所有、权为谁所给,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对象的准确定位。领导干部只有意识到群众在组织中的最高位置,才能心怀敬畏,不敢僭越,也才能彻底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然,民众自然也会为领导干部的无私奉献、卓越贡献而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回报,但这种回报只是对干部劳动付出的一种酬劳,绝非其邀功行赏、居功自傲的资本,更不能为一己之利而损公肥私。
  (三)夯实组织存续基础,明晰“依靠谁”
  事实上,混淆公私界限,借由集体共同行动而减少个人付出,醉心于私利的最大化,其直接危及的就是组织自身的存续基础,即在不断的损公肥私行为作用下,组织物质基础不断被削弱而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群众认可度、信任度逐渐丧失,后续指挥号令无人听从,终会沦为一盘散沙。这也就意味着,领导干部必须明确自我当下职位的维系与发展,依赖的基础并非私人财富的积累,而是群众的信任度、认可度、支持度与追随度,即必须明晰未来一切行为的开展将“依靠谁”而展开。一方面,认识到一旦本末倒置而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之上,事事以自我意愿为主,则必然因为损害集体利益而招致群众反感,甚至是对抗,这会直接危及与动摇个人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还应认识到一旦自我的谋私行为损害组织存续的物质基础,那么,不仅个人未来发展空间被压缩,甚至连组织稳定存续的基础都会被动摇,只有依赖民众与集体的共同发展,方能有效保障自我的持续发展。
  (四)提升思想认知高度,明晰“发展谁”
  眼界格局决定个人发展高度,只重眼前利益、计较个人得失者必然因为思维认知的局限而难以走远。领导干部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应首先认识到自我所应关注的重点为何,是只积累有限的个人物质基础,还是致力于引领集体共同进步,切实担负职责、赢得赞誉。若只是致力于发展自我,必然因为无支持者而迅速止步于当下;但若能心怀民众,致力于组织集体不断进步,则必然得到群众同样的行为回报而获得更多支持者,职业空间就会无限扩展。这也就意味着领导干部在定义自我价值与组织位置时,必须首先明确自我想要优先发展的目标为何,这将直接决定其后续具体行为方向。领导干部还要通过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而时刻提醒自我公私界限所在、公私先后为何,最终实现公权公用、群众优先。
  参考文献:
  [1]王敏,赵修文,庞娟,等.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有效沟通机制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28(4):79-84,96.
  [2]孟鑫.共享理念与分配正义原则[J].科学社会主义,2016(1):20-24.
 
  责任编辑 姜佩亚  
  E-mail:ldkxjpy@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5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