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7月下期

美国“海洋自由”政策的由来、本质及应对策略/孟凡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孟凡明 日期:2019-07-08 17:44:26
o;[4]。这不仅是美国向全世界展示实力的表现,而且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美国巩固海上霸主地位和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和策略。这种强权政治是美国在地缘政治和国际社会博弈中谋求利益的强盗行径,是对国际法的粗暴践踏,是对主权国家核心利益的公然挑战,是对世界和平的破坏。
  如何应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航行自由”行动?首先,应在法律层面加强立法和国际对话交流,为应对美国“航行自由”政策提供法理支撑。其次,建构安全共同体、海上命运共同体,通过沟通与对话,提升战略互信。再次,提供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搜救、海上人道主义救援等海洋安全服务,构筑海上互信与合作体系。以经济、生态、人道主义等作为主要内容的海洋安全,代替以海上军事基地建设、海上军事演习以及海上集团对抗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活动,打造积极和平的海洋命运共同体。[2]“航行自由”是一个涉及海洋使用国与沿海国家之间利益平衡的复杂问题,对于有共同利益的沿海国家而言,需要共同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规定自由通行权、航行自由的限制等权利,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共同维护沿海国家的海洋权益。[5]沿海国家要敢于应对美国的海洋挑衅,韬光养晦,保持战略定力,采取积极的预防性自卫措施和阻止措施。诸如此类的措施,可以对美国的海洋霸权行径进行遏制。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和平之海,成为人类共同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结语
  “海洋自由”并非绝对自由,其逐渐演变为与国家主权、海洋贸易、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安全以及海洋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互为关联的重大问题。地理大发现之后,通过几个世纪的海洋争霸斗争,逐步确立了“公海自由”与“领海主权”的海洋自由原则。
  美国在建国之初基于商业利益考量确立了“海洋自由”的外交政策,在与英国争霸海洋的斗争中,借助两次世界大战,崛起为世界强国,实现了称霸海洋的野心。二战以后,美国更加坚信只要有效控制海洋,就能成为世界强国。于是,美国逐渐淡化中立贸易权利,更加凸显“航行自由”原则。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就是希望在海上贸易、海洋资源开发、航运、军事力量输送等方面在海洋咽喉要道上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
  不论是“海洋自由”还是“航行自由”,都是美国公然践踏国际海洋法,悍然侵犯他国主权的借口。美国秉持“海洋自由”是美国经济繁荣和战略安全核心要义的霸权思维,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到处实施强权政治和霸权行径,成为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胁,公然挑战人类的公平和正义,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逆流,结果必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参考文献:
  [1]范扬.格罗丘斯海洋自由论[J].社会科学论丛,1935,2(2):23-30.
  [2]潘玉.美国航行自由政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3]平出英夫,浅井荣资.日本人与海洋:对话[J].申报月刊,1943,1(6):151-160.
  [4]刘艳峰,邢瑞利.美国“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探析:基于规范扩散的视角[J].南洋问题研究,2018(4):29-44.
  [5]张湘兰,张芷凡.论海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