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7月下期

美国“海洋自由”政策的由来、本质及应对策略/孟凡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孟凡明 日期:2019-07-08 17:44:26
,又称为《模范条约》。它作为美国建国后第一个用于指导对外关系的重要文件,体现了美国主张“海洋自由”的立场和原则,标志着美国“维护中立贸易自由和航行自由为特征的海洋自由原则已初现端倪”[2]。在18世纪后半期的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曾捕获、击毁美国商船。美国总统杰斐逊宣称:海洋是自由的。即便是在战争期间,中立国的商业船只也有自由航行的权利;海上贸易,交战国任何一方都不能加以妨害。美国以此声明强烈抗议英国的暴行。但是,建国之初的美国采取了妥协的策略。美国清醒地认识到在与英国的博弈中,可能会遭到致命的打击乃至毁灭。然而,美国并不甘心中立贸易权利被英国遏制,为了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在19世纪初期,美国不惜冒着国家灭亡的危险诉诸武力,对英国发动战争(1812—1815),彰显了美国为了商业利益悍然以武力捍卫“海洋自由”的决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其野心逐渐彰显,“海洋自由”原则成为其与英国等海洋强国争霸的借口。
  说到海洋,不能不谈到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的海洋大国中,英国的势力范围最大,占据太平洋的四分之一、大西洋的二分之一和整个印度洋。英国本来只是拥有三个岛屿的小国,却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势力遍及五大洲,在地球的每一条经线上都有其殖民地。凭借强大的海军实力,英国先后打败了欧洲的强国,成为海洋霸主。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大力倡导“海洋自由”,认为这是世界和平和解决争端的前提条件。英国持“海洋限制说”,与美国倡议的“海洋自由”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英国首相乔治反对威尔逊“和平调停十四条”中的“海洋自由”条款,认为这样将导致严重后果,将会破坏对海洋的管控。由于英国等国的强烈反对,威尔逊的“海洋自由”条款没有成为巴黎和会的议案,结果是美国“海洋自由”的主张,乃至中立国的权利问题,都被消减而弱化。又由于美国拒绝加入国际联盟,最终导致“海洋自由”的倡议成为悬案。
  “海洋自由”一向是美国主张的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和1930年的伦敦海军会议上,美国始终竭力维护这一原则。《东方杂志》1929年第21期刊登了一副名为《海洋自由》的漫画:“对英美海军协定而发。”图画上有三个人,英国在大西洋洗脚,美国在太平洋洗脚,第三人进来后发现无处插足。于是感叹:“呀!别国尚有插足的余地吗?”从这幅漫画可以看出,英美瓜分了世界海洋,“海洋自由”只是一个说辞,其本质是海洋霸权。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实力大为削弱,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使人有恋念着过去的荣华之感。对于明日的新的建设,似已没有什么热情,终竟是迫近凋零的秋天了吧”[3]。美国则正蓄势待发,为了维持其在国际上的地位,美国首先要弥补自己在国防上的弱点,尤其是海军力量。在美国,“海军军官是相当受人尊敬的”[3]。但是,美国在海军建设方面也有缺陷。“美国的海军军官和水兵,尤其是海军军官,虽有相当的数量,可是商船队不能全然以美国人充任”,并且“美国人没有海洋性”,因为“美国的青年没有想到海上去的气魄,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