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3月下期

从中国道文化重新审视管理的本质/张党珠 齐善鸿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党珠 齐善鸿 日期:2019-03-21 16:43:57
帮助自己成长,在情感上渴望别人能尊重自己、体谅自己、关心自己。在利益分配上,管理者认为自己贡献大,要分利更多;员工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也期待多分利,若没有多分,工作就没有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管理者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即强制下级去完成岗位任务,当下级没有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时,管理者就会给予其经济上的惩罚。在情感方面,工作做得不好的下级,也得不到上级的尊重。同时,下级做得不好又成为管理者不尊重下级的理由。下级面对自己不受尊重的事实,很少反思自己,却常常会把不尊重本身当作孤立的事实来看,对管理者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我们发现管理者强化责任制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冲突的程度,并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与此同时,管理者建立了配套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基本逻辑是工作绩效与收益挂钩。实际情况是,干得好的员工虽然多得了,却认为应该得的更多,心里并不满意。受罚的员工也不见得都心悦诚服。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不一定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甚至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分化员工的作用。并且领导者与管理者单方面制定激励机制的框架体系,重点关注的是业绩考核,缺乏对协同、合作、思想人格等软件方面的培养与考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企业只关注业绩而忽略对决定业绩的员工人格、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与考核,又导致另外一种很麻烦的现象出现:业绩好的员工,一般对企业忠诚度并不高,在能力和业绩都很优秀的时候,可能也是最不稳定的时候;业绩差的员工,由于其成长有障碍,也无人帮助其成长,一般又无法发挥重要作用或者贡献重要价值。
  现实中的管理者只考虑眼前,长远的也想不了那么多。作为研究者,只要说得有道理,或者能够自圆其说也就可以了,至于这种道理能不能解决问题,好像也不是考核管理研究成果的关键标准。这样,就形成两种生存方式:研究者靠自圆其说的想法活着,不太关注其是否解决问题,因为没有人赋予他这种责任,没有人追究他的责任,也没有人来考核他。大多数管理实践者,由于没有研究者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好的研究条件,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与主观想法,再有选择性地吸纳相关理论与思想,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套路。他们的基本逻辑是:眼前将就能用,就先用着;出现了其他新问题时,再找其他方法将就。正因为如此,很多管理者不断地解决问题,但好像问题也不见减少,因为他们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准则与套路。
  面对这些问题,组织行为学等学科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改良沟通方式、增加对员工的关心等。这些固然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员工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成长与未来。缺乏成长空间的企业留不住优秀的人才。我们要反思的是:在主流管理理论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现实中有没有好的管理实践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道文化视角下管理的本质
  基于上述分析的道文化的属性与准则,以及对现实管理“有为”的反思,本文尝试重新阐释管理的本质。
  (一)管理的本质首先是被管理
  首先,管理者不是去管理别人,而是自己被管理,也就是管理者应该先接受规律的制约,按照规律去办事。被管理,就是管理者要服从于事物的客观规律、众人人心的规律、企业发展的规律。管理者不能违背这些规律,一旦违背这些规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