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2月中期

构建品牌型政府的核心内涵与路径/陈令军 付青叶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令军 付青叶 日期:2018-12-11 16:06:02
,主要由中央政府来完成,成本很高。通过打造品牌型政府,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有助于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大市场、小政府”是人们的理性期待与选择。然而,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4]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要继续在简政放权的道路上加快步伐,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封闭型政府向透明型政府转变,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这种转变有效与否,要由广大民众来评价,毕竟民众是直接的见证者与检验者。政府在推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自身也必然要市场化,否则难以与新的经济运行形式对接。地方政府在户籍制度、人才资源及市场机制构建问题上要采取多种重大举措,在与广大民众互动方面也必须实质性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赢得民众的赞誉,进而引发共鸣。可以说,品牌型政府更加具有市场的味道,是市场化的集中体现。
  3.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在日益开放的时代,面对全球化竞争局面的到来,政府不能把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任务简单交给企业与社会,政府需要肩负起发展经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使命,在这一方面必须有所为。政府的工作理念、开明程度与办事效率等都要有所改变,甚至要在地方政府之间、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强化竞争,以增强工作的力度与有效性,通过塑造品牌带来形象的变换与竞争力的提升。
  4.人本管理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人本管理应该是所有管理机构共同的价值追求。品牌不是简单的符号,品牌建设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服务的对象决定的,在构建品牌过程中要不断呈现出互动关系。品牌的背后蕴含着平等的理念,政府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典型代表,在管理领域尤其要体现出人性关怀,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要强化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服务对象的好感。
  总体上,品牌型政府的构建在很多方面都有积极意义。现在整个社会处于转轨阶段,环境变化剧烈,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借助一种共同的载体,使之成为目标与方向,而在市场经济状态下,经过大量检验并广被看好的“品牌”无疑可以成为重要选择。品牌型政府的综合性、囊括性强,可以聚拢人们广泛的意志,它的构建反映出管理者的决心与魄力。
  三、品牌型政府的构建要义
  品牌型政府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运用品牌的理念可以更好地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以品牌为导向,以提升公众满意度为目标,促进政府美誉度的提高,进而塑造良好的形象,这是一条较为现实的路径。其中关键的环节是要搞好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只有在互动的过程中,品牌才能最终得以形成。为此,当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公信力。政府代表社会的良知与公平正义,没有哪种社会组织能与之相比。政府一旦缺乏诚信,危害性相当大。政府打造品牌必须建立在公信力基础上,否则品牌建设就无从谈起。政府必须把诚信放在重要地位,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要注重诚信教育,使其树立诚信意识,强化诚信实践。针对互联网时代政治生态变化的状况,褚松燕提出,应将政府公信力建设嵌入互联网时代,加强政府责任能力、权力分享能力、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