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1月中期

管理理念向管理行为转化的机理与策略/王树良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树良 日期:2018-12-11 15:40:24
,即知易行难,行动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是提出“目标管理”的第一人,他认为管理重在实践,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于成果。当然,管理行为的实效性如何,必然与管理理念的正确性密切相关。在管理工作中讲究“三思而后行”,以避免决策失误,但思考的度很难把握,很多时候过度思考反而会丧失机会,常常导致想得越多、做得越少。
  (三)管理理念有待向管理行为转化
  管理理念很重要,缺乏管理理念、理念不正确或者陈旧落后的管理者,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有效管理。但是,有了正确的管理理念只是为产生管理行为提供了可能,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管理行为,只有在管理理念启发下,经过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才有可能转化为管理行为,进而产生管理效益。让先进的管理理念落地生根于管理实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管理理念与管理行为之间有很大距离,常常会出现脱节的现象。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学说,坚持“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认为,如果没有实际行动,说明你没有真正的“良知”。
  (四)管理理念源自管理行为
  实践出真知。管理理念不是管理者头脑里固有的,而是来自管理实践,是从管理实践中感悟出来的。无论管理实践成功与否,管理者都会总结经验教训,其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提炼上升为理念。尽管管理岗位千差万别,但是管理理念有很多是相同的、相通的。管理理念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管理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实际上它们同样来自社会实践。管理理念是否正确和先进,最终还是要通过管理行为和管理成效加以检验。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提升同样源于管理行为以及对管理行为的总结和反思。
  二、管理理念向管理行为转化的机理
  在“理念—计划—行为—效果”这一管理链条中,管理理念是否必然转化为管理行为?如果发生转化,那么转化的机理是怎样的呢?
  (一)理念产生并发挥引导作用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淀,管理者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有所感悟,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及岗位职责,经过学习理解、认同内化、创新生成的过程,会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管理理念,已有的理念会得到深化,落后的陈旧理念会被更新或者摒弃。管理理念是我们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些我们持续关注的管理问题,达到“入神”的境地,通过灵感思维和顿悟思维而产生的。灵感思维是将潜在意识转化为真实想法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顿悟思维是一种突发性的思维形式,它们都是理性思维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果,具有突发性、跳跃性和瞬间性。[2]一个新理念的产生常常会使我们激动不已,有一种顿悟感和成就感。还有部分管理理念来自对他人理念的认同和内化。一旦产生新的管理理念,管理者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冲动,那就是将该理念尽快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管理理念转化为管理行为,引导思路创新,解决管理难题,提升工作水平。
  (二)形成决策并制订计划
  无论是各级领导者还是普通的管理者,都面临着如何将管理理念有效地转化为管理行为的问题。理念向行为转化,一般情况下不是一步到位的,甚至无法实现转化。具体来说,管理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