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4月中期

中原经济区共享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张国选 程恩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国选 程恩富 日期:2018-06-06 17:54:10
酬。中原经济区的勃兴,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现有“各类各级学校5.78万所,教育人口2918万,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人口大区”。首先,劳动力技能水平偏低。在技能人才中,中原经济区现有的初级工和中级工占80%左右,高级工占比在15%以下。其次,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与领军人物更是凤毛麟角。在专业技术人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为1%,高级职称人员所占的比例为6.17%,均处于全国较落后水平。再次,人力资本结构性浪费严重。中原经济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过多,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不足,第三产业比重滞后。最后,农村人力资本欠缺。高质量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使得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的潜力远没有挖掘出来。在综合考虑职业、教育、收入等客观因素下,我国16—64岁有职业人口的社会结构呈现为“倒丁字形”,社会底层的比例非常大。“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使社会群体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矛盾或冲突下,存在很强的张力,容易激发社会矛盾。
  (三)经济增长与利益共享的落差
  利益共享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要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利益主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与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只是广东、浙江、江苏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6.66%、58.23%、69.43%、83.36%,居全国各省市的第19位。中原经济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是广东、浙江、江苏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0%、48.87%、60.58%、93.3%,居全国各省市的第17位[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原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稳定在3倍左右的高位。2016年,中原经济区行业的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差距已扩大到42346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7.2%,职工平均工资的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差距从2.56∶1扩大到4.46∶1。2016年《河南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年平均工资排在前五位的多是“三高”行业和资源性行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市场竞争性的行业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国家予以的补贴也较少。由于灰色收入的分配调控力度不够,事实上,各行业差距要比用行业工资水平反映出的收入差距更大。
  (四)区位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张力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原经济区建设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农业试点、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加上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惯性的影响,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张力,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格局呈现以京广线为分界线,西部发达、东部落后的特征,西北部经济发达的县(市)工业发展活跃,而东南部大部分县(市)工业增长平稳。当前,中原经济区经济正处于现代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能力正在逐步释放,大量的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当中;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都内在地包含对大量原材料的需求,由此必然会给生态文明带来沉重压力;中原经济区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以初级加工工业为主,资源、原材料工业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高技术、耗能低的企业则明显偏少,从而加大了中原经济区节能减排的压力和难度。中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