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7年9月中期
干部人事制度变迁下的领导风格重塑/徐春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徐春光
日期:2017-10-16 11:06:48
高领导决策的回应性与有效性
政策、决策合理有效执行的前提是科学性,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和当地发展实际。传统的领导风格特别强调领导的智慧与情怀,显示了较强的人治思维,结果导致公仆将为人民服务偷换为替人民做主。服务型领导风格的形成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意识地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实现领导与公民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公共决策的回应性。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法治思维,摒弃人治思维,不能由领导者个人的好恶来决定一个区域或单位的发展。提高政策决策的回应性和有效性是服务型领导风格的具体表现,也是领导治理合法性的直接来源。
(三)形塑规约机制,增强服务动力
服务型领导风格的形塑需要建构针对领导者的规约机制,这一机制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方面,强化领导者的规则意识和规矩意识,增强其自律性;另一方面,强化领导者的行动能力与服务动力。这需要在监督和激励两方面加强规约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第一,建立自我实现导向的激励机制。自我实现是对领导者的价值与尊严的关注,是对领导者创造性行动的理解和支持。例如,建立容错机制,为其解除后顾之忧,这在事实上就是对领导者的有效激励。第二,建立民主竞争导向的考核机制。考核既是对领导工作的监督,也是对领导工作偏失的纠正和惩戒依据,这正是激发领导干部行动能力与服务动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建立民主竞争导向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促进领导干部积极行动,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型领导风格的形成与强化。
参考文献:
[1]张秉福.老子领导思想初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报,2006(2):33-3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4.
责任编辑 于小曼
E-mail:ldkxyxm@163.com
电 话:0371 - 63934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