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8月中期

精准扶贫战略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王志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志立 日期:2017-10-16 09:38:22
伍能力不适应精准扶贫的要求等,导致一线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精准扶贫上主动下不主动。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其他领导一般重视,部门领导不够重视,特别是个别基层乡镇干部认识上不去,思想上根本不重视,把脱贫攻坚当成一般性工作。二是点、面不平衡。有贫困县的省辖市比没有贫困县的省辖市重视,贫困县比非贫困县重视。三是动口多动手少。特别是一些非贫困县领导,只满足于会议开了、要求提了、文件发了,至于工作怎么落到实处,毫不关心,措施不具体、工作不深入、路数不清楚。
  (三)精准扶贫因资源需求大导致整合能力不足
  历时三年的精准扶贫已经跨出探索阶段,走向缓步深化阶段。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仍然感到“不解渴”。主要是整合力量不到位,有些地方主要领导不重视,扶贫办又没有统筹能力,行业部门在安排资金、项目时,与贫困地区脱贫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落实不到位。扶持措施不聚焦。一些地方把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仅仅理解为给钱给物,认为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儿。县里只盯着专项扶贫那点资金,整合涉农资金力度不够,县一级财政用于脱贫攻坚的资金没有大的增加,相当一部分贫困村脱贫致富缺乏产业支撑。
  (四)精准扶贫因改革难度大导致创新不力
  在改革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机制方面,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担当意识、创新意识不足,在项目审批权、资金使用权下放到县级以后,一些县无所适从。在引导贫困群众提升能力、发展致富产业方面,缺乏有效举措。在引入市场机制开发贫困地区资源,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聚集市场资金的办法不多。比如,在扶贫小额信贷担保这个关键性问题上,一直难以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易地扶贫搬迁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对企业扶贫捐资捐赠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支农再贷款获得机制不完善,贷款难、利息高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专项扶贫资金有些方面限制太死,想办的事情办不成。扶贫和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不到位,“两张皮”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精准扶贫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的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精准扶贫责任制
  要把精准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谋划推进,采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健全联系指导贫困县工作制度,强化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责任制。要在三级联动的同时,建设三级监督体系,即由省来监督市,由市来监督县,由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来监督省市县这三级的工作,形成协同共进的监督格局。要不断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制度,加强督导落实,做到省市县三级联动,因地、因户施策,精准执行国家政策要求,达到精准扶贫的精准性要求。
  (二)完善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的措施
  要以《河南省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工程规划(2014—2020年)》等相关文件为引领,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紧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条基本途径”(转、调、搬)、“二项根本举措”(着力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扶贫力量),强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