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5月中期

人情异化的内在逻辑与化解之道/黄丽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黄丽娟 日期:2017-06-13 08:35:18
的初衷和原貌,成为投机者设下的情感陷阱。付出方在施予人情“零存”的同时也在精明地计算着最终的“整取”。现实中许多领导干部因人情沦为“钓鱼高手”操纵的工具,最终滋生腐化的惨痛教训就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二)“人情政治”凸显,领导干部公共性担当弱化
  官僚体制构成了一种享有特权且带有强大吸引力的权力场。人情网络既可以凝聚权力,也可以分配资源。在少数威权垄断绝大部分资源、法制还不完善的社会中,资源的过度集中必然导致社会个体间形成强烈的“人情依赖”。隐藏在权力运作之中的利益关系与情感关系相互勾连,甚至融为一体,进行错综复杂的个人权力与资源的再分配,形成“人情政治”。“人情政治”特指政治运行以私情而非公益为基础,以特殊主义的私人性而不是普遍主义的公共性为核心,致使公权力的运行规则和既定轨迹、运作方式、作用场域和行为界限遭遇挑战。当人情不再只是政治运作的润滑剂时,公权力就会逐步被私人利益裹挟。领导干部受人情的羁绊,逐渐“行为人情化”,即将个人的情感因素融入领导过程,使其领导行为的理性和公正性弱化甚至迷失。“人情政治”的凸显和干部公共性担当的不断弱化,刻画出治理公共性衰弱的内在逻辑。政治博弈和竞争的不充分,使基于“人情政治”网络而形成的“分利秩序”更加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少数人对资源的“俘获”,损毁科层制中基本的公平和正义,阻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诱发治理内卷化。
  二、化解:与现代治理机制融合共生
  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严厉惩治腐败的形势下,不少领导干部矫枉过正,由以前的拉关系、乱作为转变为现在的懒政、怠政,对人情讳疾忌医,避之不及,甚至在工作中简单粗暴、不讲人情,忽视工作相关方的心理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氛围不和谐。领导干部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情,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工作中的润滑作用,既讲规则,又重情分,使组织内成员和谐融洽地相处,组织效率得到不断提高。
  鉴于人情异化的机制和内在逻辑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可以设想,只要“人情政治”的治理生态存在,私利裹挟公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治理人情异化,首先,要切实加强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的政治行为;其次,要大力培育社会内生的民主机制和公共性资源,形成对领导干部自下而上的规制;再次,对领导干部来说,要处理好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冲突。只有这三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理顺国家、领导干部和民众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提高公共治理的水平。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样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
  在人治传统和封建文化余烬尚在、普遍看重人情关系的中国社会,权力的过分集中和不受监督容易形成领导干部大权独揽的局面。所以,我们应从转变理念、改进方法设计、完善规则设定等方面展开探索,按照公共治理的制度逻辑和行动逻辑健全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
  第一,要切实转变领导干部职能,将其行为限定在进行宏观调控而非参与经济活动范围内,避免其权力触角的过度延伸。第二,应做好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