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4月中期

全面二孩政策与女性领导干部职业发展困境探析/陆灵娇 廖晓明 吴小湖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陆灵娇 廖晓明 吴小湖 日期:2017-04-27 09:23:18
升高而产生较明显的情绪变化,二孩的孕育会放大一些女性干部的先天性格弱势,敏感、脆弱、反复无常的情绪必然会对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这导致女性自我认知度降低,信心丧失,在决策面前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也会被他人绝对化地认为天生缺乏领导能力,从而失去今后参与晋升选拔时的相关业绩评比资格。
  3.对女性的外形歧视。中国几千年历史所塑造的领导者形象是果敢、独立、强势的,是男权社会的象征。刻板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对女性干部总是负面的评价多。女性一旦成为女强人,在常人刻板的印象中就变成一种强势的、没女人味的形象。越往上走,女性领导干部就越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去女性化”现象。男性的身材形象不会得到过多的评判,女性则不尽然。许多单位因嫌弃女性怀孕后身材走样,禁止其在客户来访或领导视察时抛头露面。所以,女性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就要长期掩盖女性与生俱来的形象特点,不断赋予自身男性化特点,这实际上是女性对自我的性别歧视。女性干部在塑造自身形象时的错误定位,会使社会对其能力水平和绩效考核评判产生不公正评价。
  (二)女性与男性的岗位差异
  1.女性领导干部的学历偏低。笔者通过对浙、赣、贵三个地区的县处和地厅级女性领导干部的学历进行调研,发现83%的女性领导者学历为本科及以下,剩下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在职研究生的学历,同等条件下,男性领导干部的学历比女性高,因此,就女性自身来说,文化素质不如男性高是制约其晋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先天的劣势再加上综合能力素质的欠缺,会强化“女不如男”的刻板印象[3],对以后女性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大部分女性在下班回家后还要履行抚养孩子的母亲职责,自我充电的时间被剥夺得所剩无几。
  2.女性工作的职业性别隔离。由于对女性工作岗位的刻板印象,如今的行业趋势是大部分女性都朝着服务、行政、教育等行业发展,但在技术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建筑、机电、计算机等职业领域内,女性较少。由于地区差异和政治面貌不同,在职位分配上也有一定比例差距。[4]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分管文教卫生的女性市长在全国317位女性市长中占据比例超过50%,而分管经济的女性市长则只有15%。女性所在行业领域较窄,而权力的顶端和经济大权还是被男性控制。由于女性自身的就业动机不足,以及制度化的职业分工模式,女性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相较于男性更为集中和单一。
  (三)国家政策和制度层面缺失
  1.国家用人政策存在弊端。我国女性领导干部缺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在制度层面上存在弊端,在制度的执行上缺少监管。首先,在政策及制度上,女性干部比男性干部提早5年退休的政策,导致大量女性干部在事业成熟期被迫中止工作。而组织部门或上级,许多领导者也因女性的年龄、生育二孩等问题不敢起用、重用女性干部。中组部在2001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县(市、区、旗)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配备一名以上女干部,这规定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按人数来定女性干部数量,制约了女性干部的发展,而根据浙、赣、贵三省的调研结果,女性干部中成为正职的比例仅为5.3%。其次,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很多单位把至少一个女干部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