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4月中期

政府过程视角与领导干部调研活动的类型、特点、功能探讨/丁远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丁远朋 日期:2017-04-26 15:57:38
民的政治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意见表达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公民个体意见表达的方式和效果不佳。意见表达团体由于自身以及影响决策程序等方面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调研活动实地接触“第一线”,听取不同方面和层次的群众意见,实际上内含了公民意见表达的过程。
  (二)重要的政策宣传功能
  在中国政治生活中,领导干部调研活动可能发生在政策制定前,也可能发生在政策制定后。政策制定后进行的调研活动具有重要的政策宣传功能,是政策顺利贯彻执行的助推器。所谓宣传,是指为按照既定方向改变有关居民的态度及行为而对各种象征性符号(包括词语、口号、音乐和视觉图像)进行的精心操纵。各级党政部门及领导通过调研活动,可以宣传既定路线、方针及政策的内涵、要义、要求等,答疑解惑,增强基层干部与群众对上级决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减少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阻力。
  此外,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央领导的外出调研活动,往往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级领导在调研活动中的指示及讲话精神,会在媒体的作用下“跨越”调研地点,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因此,调研活动的政策宣传功效会因为媒体的介入而被放大,实现更广泛的上情下达,促进路线、方针、政策等的贯彻执行。
  (三)重要的监督协调功能
  在政策制定和施行后,对政策贯彻情况进行监督和把握是中央或上级党政部门的重要功课。为此,各级党政领导会选择自上而下的监督性调研,并在调研活动中协调上下级关系,从而使调研活动具有重要的监督协调功能。
  在一定意义上,调研是上级部门监督下级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政治运行过程中,由于权力的向上集中,下级或地方党政部门处于一种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中。在这种体制之下,上级部门通过巡视、绩效考核、专项整治等措施来加大对下级的监控力度,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其中,调研便是一种监督手段。它通过实地查阅资料、现场走访考察等活动,获取下级部门的工作信息,把握政策、方针等的贯彻情况,从而对下级进行监督。
  此外,相对于上级党政机关而言,下级为应对上述压力型体制,在执行上级决策过程中存在着选择性执行及“共谋”现象,客观上需要上级部门采取措施加以监督。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央的权力部分下放到地方,地方的利益逐渐受到尊重和照顾,这使得地方官员获得一定的自由裁量权。面对上级压力加强和社会监控力度减弱并存的状况,同时出于政绩考核和职位升迁的考虑,下级或地方党政机关会对上级政策进行变通、扭曲等选择性执行。同时,由于职责同构的影响,各级党政部门都面临着相似的体制、制度及考核等方面的情况,具备相似的目标追求及行为方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下级或地方部门会选择“共谋”,从而容易造成“政令不出中南海”等现象。为此,上级部门在政策实施后选择进行监督性调研,有利于把握下级或地方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指示等的情况,以便适时对下级进行纠偏,进而协调上下级关系。
  (四)重要的应急管理功能
  实际生活中,及时、科学的应急调研活动往往成为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我国出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指出,突发事件的应对要以基层政府为主。但基层政府由于应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