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11月中期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中国共产党治理社会的战略选择/田瑞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田瑞华 日期:2016-12-08 11:20:42
府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水平,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运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经济与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协同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加强社会管理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社会秩序构建的重要保证。
  (二)第二阶段:社会管理战略初步形成
  社会管理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报告指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随后,在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中不断强调和细化并逐渐完善,逐步形成了新的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此次会议对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做了重要部署,明确了社会管理的格局、理念和方式,强调发挥基层、社团的作用,提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提出党委要支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集中抓好包括社会管理在内的16字职能。以此次会议为标志,我国的社会管理格局有了明确的方向,即由党、政、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在实践中逐渐推进,同时也可见我国社会管理的治理理念与思想。
  (三)第三阶段:社会管理战略形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社会管理作为一项战略,单独成段表述,即“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对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做了比较细化的部署。会议明确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关系协调、社会矛盾化解、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国家安全等七项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大主体进行主要职责界定,提出协调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国家安全等四项重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八部分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包括信访制度、维权机制、社会组织管理、流动人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社会治安防控、国家安全等七项社会管理主要任务。比较而言,相对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两项任务。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提出加强社会管理,其中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