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9月中期

面子生态与中国本土政治心理学之创辟/刘 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 崧 日期:2016-10-19 09:22:23
在《中国经济心理》中说:“对于‘丢面子’的恐惧,可能是中国最强烈的道德推动力,比基督徒对地狱的害怕还要强烈。”[3]277中国人对礼节的重视和讲究,与顾面子的心理动机有着隐秘的勾连。
  面子是否可以对应西方人的某一种观念——自尊或荣耀?事实上,面子与自尊看似相近,实则大相径庭。林语堂说:“这个脸面是心理上的,不是生理上的。这个面孔不能洗也不能刮,但可以‘得到’,可以‘丢掉’,可以‘争取’,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别人’。这里我们触及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它抽象,不可捉摸,但都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4]他认为,面子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不能转译为任何一种外文:“脸面这个东西无法翻译,无法为之下定义。它像荣誉,又不像荣誉。它不能用钱买,它能给男人或女人实质上的自豪感。它是空虚的,男人为它奋斗,许多女人为它而死。它是无形的,却又靠显示给大众才能存在。”[4]面子的独特性使得西方一些人文社科理论往往不能套用于中国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类五大需要层次理论,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人受需要的驱动,在人满足前一层次的需要之后,接着会产生实现下一层次需要的驱动[5]。在一般意义上,这个理论对所有人类都有解释力——遗憾的是,它无法解释中国人的面子需要。表面看来,面子需要接近于尊重需要。按马斯洛的原理,尊重需要基于前面三个需要的满足。然而,在中国,即便是一个生理需要尚且不能满足的人,比如乞丐,也有面子需要。事实上,面子需要是超越物质基础之上的,甚至是超越生死之上的——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是为了面子而死呀!
  二、面子生态及其对政治心理行为的塑造作用
  一种社会事实的产生,常常不是孤立的,而有其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价值情境。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现象群,它们不同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这些现象群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却能影响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强制性力量[2]23-24。在中国社会,面子与人情、情面、关系等,构成一组现象群。现象群对应一组概念,不妨称之为概念簇。面子、人情、情面、关系等概念形成一组概念簇。仅认识到面子是中国特有的社会事实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为什么面子会成为中国的社会事实,以及它作为社会事实是如何作用于中国人的。
  (一)面子生态的生成机制
  1.礼仪:面子生态的文化源头。当我们考察面子何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群体取向,并且形成一种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社会机理时,首先映入我们大脑的是中国自古已有的礼仪文化和名分观念。中国是名闻天下的礼仪之邦,到孔子时代,礼被赋予了内在性。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认为,如果没有仁作为内在根据,礼流于外在形式,就失去了意义。发于仁而来的礼,其基本动因基于人与人的关系考量。中国人对人的理解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把人置于特定的关系格局中来理解,这一点与西方截然不同。面子的文化内核,可以理解为由仁体现出来的礼[3]160,以及与礼相关的名分观念。礼不是一个抽象观念,而是落实于一套具体的行为规
[1][2][3][4][5][6][7]